第389集:《AI算命的伦理禁止规范》
算法迷信:当Ai开始“预言”未来
凌晨三点,城市的霓虹在写字楼玻璃幕墙上折射出冷光,林野的指尖仍悬在键盘上方,屏幕里密密麻麻的用户投诉像潮水般滚动——“Ai算命说我本月会失业,现在每天失眠”“婚恋预测说我和男友八字不合,他要跟我分手”“健康推演显示我五年内得癌症,我该怎么活?”
作为国家科技伦理监管团队的负责人,林野盯着这些带着绝望情绪的文字,指甲深深掐进掌心。三个月前,“灵犀Ai”率先推出“未来推演”功能,声称能通过分析用户十年社交数据、消费记录甚至医疗档案,精准预测事业起伏、婚恋走向和健康风险。短短几周,“星算Ai”“先知算法”等跟风产品扎堆出现,用户规模突破两亿,连中小学生都在偷偷用Ai预测考试成绩。
“林队,最新数据。”实习生小陈抱着平板电脑冲进办公室,声音发颤,“某平台Ai算命用户中,有37%因负面预测产生自杀倾向,12%情侣因‘婚恋匹配度低’分手,更离谱的是,郊区有个老太太因为Ai说她‘活不过今年’,把房产全捐了,现在住桥洞。”
林野猛地起身,办公椅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。他走到落地窗前,看着远处街道上仍在亮灯的便利店——玻璃门上贴着“Ai算命,扫码知祸福”的海报,几个年轻人正举着手机排队。“算法本应是工具,怎么成了新时代的‘算命先生’?”他低声自语,指尖在玻璃上划出一道冷痕。
团队紧急会议从清晨开到深夜,投影仪上循环播放着触目惊心的案例:程序员王磊因Ai预测“事业瓶颈期将持续五年”,擅自挪用公司资金炒股,想“打破预言”,最终锒铛入狱;孕妇李萌看到Ai说“胎儿有先天缺陷”,不顾医生劝阻要引产,直到复查证明孩子健康才崩溃大哭;甚至有企业用Ai预测员工“忠诚度”,将“高离职风险”的员工集体裁员。
“这些Ai根本不是预测,是概率筛选。”技术组组长张锐敲着键盘,屏幕上弹出一串代码,“它们把用户数据套进固定模型,比如‘35岁未婚女性=婚恋困难’‘频繁搜索医疗关键词=健康风险高’,本质是放大焦虑,再靠‘解厄套餐’‘好运会员’收割钱财。”
伦理组的周晴推了推眼镜,调出一份用户调研:“更可怕的是迷信蔓延。有72%的用户认为Ai预测‘比科学可靠’,因为‘数据不会骗人’。上周有个大学生,因为Ai说他‘不适合学计算机’,直接放弃了考研,转头去学算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