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40章 长平烽火:纸上谈兵背后的国运赌局(第3页)

 四、四十万冤魂:战国格局的转折点

 赵括最后一次突围,被秦军乱箭射死。剩下的赵军没了主心骨,只好举白旗投降。白起坐在营帐里,摸着下巴琢磨:"四十万人呐,养不起,放回去更麻烦..."一咬牙,下令:"凡降卒,尽坑之!"

 那一夜,长平山谷里惨叫声震天。秦军挖了十多个大坑,把赵国降兵分批骗进去活埋。有个侥幸逃出来的小兵,后来跟人说:"我们被赶到坑里,秦军就往上面填土,我是踩着死人堆爬出来的..."

 这场仗打完,赵国家家户户挂白幡,连小孩哭都不敢大声。更要命的是,六国彻底没了和秦国掰手腕的底气。楚国使者路过长平,看见漫山遍野的白骨,吓得马车都翻了;魏国国君听说消息,直接把国库钥匙交给了秦国使臣。

 结语:国运不是儿戏

 长平之战看似是赵括的悲剧,实则是赵国赌国运赌输了。赵王贪图上党的十七座城,却没算清背后的代价;轻信谣言临阵换将,把四十万将士的性命当儿戏。秦国这边呢,昭襄王、范雎、白起三驾马车配合默契,每一步都算到了骨子里。

 这场仗就像根导火索,把战国末期的格局彻底引爆。从此之后,六国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一家独大,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。都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,长平这四十万冤魂,说到底,不过是两国庙堂上的一场豪赌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