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36章 商鞅变法后续:老秦人窝里的热闹事儿(第2页)

 这招高啊!就像老鸹(gua)落在房顶上,先把显眼的树枝子啄掉,底下的窝可一点儿没动。杀商鞅,是给旧贵族吃颗宽心丸;留新法,是保住秦国的命根子。您想啊,变法十年,秦国的小伙子们扛着戈矛在战场上嗷嗷叫,砍颗脑袋就能换田产,这会儿要是把军功爵制废了,这些人不得抄起家伙事儿反了?

 公子虔这下哑巴吃黄连了,鼻子没了不说,连最后这点念想也落了空。没几年,他就郁郁而终,到死都攥着当年被割掉的鼻子,您说这叫什么事儿。

 三、老百姓的账本:新法到底是赔是赚?

 贵族们恨透了商鞅,可老百姓心里头有本账。过去种地交完租子,连糊口都难,现在只要肯下力气开荒,多打的粮食都是自个儿的。《史记》里写「家给人足」,可不是瞎话。

 那会儿秦国的壮劳力,农忙时扛锄头,农闲时背弓箭。为啥?战场上砍颗脑袋,顶在家刨三年地。有人算过一笔账:砍两颗人头,能给老娘换副新棺木;砍五颗人头,就能在县城里买个带院子的宅子。您说这买卖,谁不愿意干?

 不过也有麻烦事儿。比如隔壁王二家的儿子偷了只鸡,按连坐法,整条巷子的人都得挨板子。所以那会儿街坊邻居串门,第一句话不是问「吃了吗」,而是说:「您家可别惹祸,连累大伙儿。」

 四、变法后遗症:秦国成了「战争机器」

 商鞅变法就像给秦国吃了副猛药,见效快,可也有副作用。过去秦人讲「仁义礼智信」,变法之后,满脑子就剩两件事:种地、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