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26章 窦家风云(第2页)

 可窦太后不管这些,封窦宪为大将军,位在三公之上。洛阳百姓编了顺口溜:"窦氏车马喧,天子靠边站。"

 三、和帝的"厕所密谋":小皇帝的绝地反击

 和帝长到十四岁,越看窦家越不顺眼。可满朝都是窦家的人,连贴身太监都是窦宪安插的。这皇帝憋得没办法,有天借上厕所的工夫,把贴身太监郑众叫到茅房:"郑卿家,咱得想个法子。"

 郑众出了个主意:联络被窦家排挤的大臣,再调北方的边防军进京。和帝一拍大腿:"就这么办!"他偷偷给并州刺史下旨,让其秘密集结军队,又派心腹去见窦宪的部将,许以高官厚禄。

 公元92年,窦宪打完仗回洛阳。和帝早埋伏好羽林军,等窦宪一进宫,立刻关闭宫门,收缴大将军印绶。窦宪这才明白,小皇帝不是软柿子。最后窦家兄弟全被逼自杀,窦太后也被软禁起来。

 四、郑众封侯:宦官专权的"第一粒种子"

 扳倒窦家,和帝最该谢的是郑众。按说太监立功,赏点金银就行了,可和帝偏要封他为鄛乡侯。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——汉朝自开国以来,从没给太监封过侯。

 大臣们急得直跺脚:"祖宗家法不能坏啊!"和帝不听。他心里明白,外戚靠不住,只能用太监制衡。郑众得了势,也不张狂,没事就捧着《论语》读,还劝和帝减轻刑罚。可谁能想到,这"好太监"开的头,后来引出十常侍之乱。

 五、西域再起风波:班超走后的"烂摊子"

 窦家倒台那年,班超刚从西域回来。老爷子走之前,西域还服服帖帖,等他一死,龟兹、姑墨就反了。接任的任尚是个草包,对着班超的遗书直挠头:"您说'宽小过,总大纲',到底咋宽咋总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