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14章 公孙瓒的“白马义从”

一、白马长史:威震塞北的崛起之路

 东汉熹平年间,幽州辽西郡的草原上,常能见到一支奇特的骑兵——骑士皆乘白马,头戴银铃,每逢冲锋便齐声高呼:“义之所至,生死相随!”这支令乌桓、鲜卑闻风丧胆的部队,正是公孙瓒(zàn)麾下的“白马义从”。

 《英雄记》记载,公孙瓒早年任辽东属国长史时,曾率数十骑遭遇数百鲜卑骑兵。他挥矛大呼:“今不冲之,则死尽矣!”(今日不主动冲击,必死无疑!)遂身先士卒冲入敌阵,亲手斩杀数人,竟逼退敌军。此战过后,鲜卑人立下规矩:“避白马长史。”

 公孙瓒深谙“以夷制夷”之道。他招募善骑射的流民与胡人,组建精锐骑兵。《后汉书》载其“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,皆乘白马,以为左右翼,自号‘白马义从’”。这些骑兵不仅装备精良,更以“义”为纽带——每名骑士皆需歃血为盟,承诺“违义者,剖心沥血以谢天下”。

 这种军事化的“义”文化,让白马义从战斗力惊人。光和年间,公孙瓒率三千义从大破张纯叛乱,斩首万余;中平五年(188年),又在石门之战中“追亡逐北,至于管子城”,将乌桓蹋顿单于逼入绝境。一时间,幽州百姓歌谣唱道:“瓒儿白马,踏破胡沙;义从所指,千里无家。”

 二、权力迷局:从战神到暴君的蜕变

 初平二年(191年),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,界桥之战成为其命运转折点。《九州春秋》记载,袁绍部将麴义以八百强弩设伏,“临阵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,获甲首千余级”。白马义从首次遭遇重创,公孙瓒惊呼:“吾之白马,竟折于强弩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