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33章 铁血刚戾程仲德(第3页)

 程昱死后,曹魏君臣对其评价呈现两极:

 - 官方褒奖:曹睿追封其为“车骑将军”,配享曹操庙庭,赞其“折冲左右,助成霸业”;

 - 民间贬斥:东阿百姓私下称其为“食人恶魔”,野史《世说新语》更添油加醋,说程昱府中常有冤魂夜啼。

 这种矛盾在后世愈演愈烈。明代学者李贽为其辩护:“程昱非残忍,乃乱世求生之术耳。”而清代考据学家赵翼则反驳:“无论乱世治世,食人者终为罪人!”

 六、历史镜鉴:极端时代的人性抉择

 程昱的一生,是乱世中“实用主义者”的缩影。他既无荀彧匡扶汉室的理想,也不像郭嘉般追求智谋传奇,而是将“生存”与“忠诚”视为最高准则。在“人脯充粮”的争议背后,折射的是战乱年代的残酷真相——当道德与生存冲突时,多数人被迫做出违背人性的选择。

 但程昱的智慧在于,他始终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定位。交出兵权、拒绝高位,这些举动让他在曹操、曹丕两朝都得以善终。正如他临终前所说:“吾一生如走钢丝,今终能平安落地矣。”

 结语:

 程昱的故事,是理解三国乱世的一把钥匙。他的铁血与刚戾,既是乱世的产物,也是生存的手段。在“成大事者不拘小节”的权谋逻辑下,他选择背负骂名,为曹操霸业扫清障碍。这种“以罪身换功勋”的人生轨迹,至今仍引发后人深思:在极端环境中,道德的底线究竟该划在哪里?而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“功臣”,又该如何被历史评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