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雄姿英发周公瑾(第2页)
赤壁之战时,周瑜与黄盖定下苦肉计,又纳庞统"连环计"。决战之日,东南风骤起,黄盖率数十艘满载薪草、膏油的战船假降。待靠近曹营,即刻点火。《三国志》载:"时风盛猛,悉延烧岸上营落。顷之,烟炎张天,人马烧溺死者甚众。"(当时风势猛烈,火势蔓延到岸上的营寨。不久,浓烟烈火布满天空,曹军士兵烧死、淹死的众多。)周瑜趁机挥军掩杀,曹军大败。此役以少胜多,奠定三国鼎立之基,周瑜"羽扇纶(guan)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"(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)的儒将风采,亦名垂青史。
三、二分天下:壮志未酬憾终生
赤壁战后,周瑜并未满足于一时之胜,向孙权献"二分天下"之策:"今曹操新折衄(nu,挫败),方忧在腹心,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。乞与奋威俱进取蜀,得蜀而并张鲁,因留奋威固守其地,好与马超结援。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(cu,逼近)操,北方可图也。"(《三国志》)(如今曹操刚刚受挫,正担心内部不稳,无力与将军交战。请允许我和奋威将军一同进攻蜀地,攻占蜀地后吞并张鲁,然后留奋威将军固守,与马超结盟。我回来后和将军占据襄阳逼近曹操,北方就可以谋取了。)此计若成,东吴将横跨荆、益二州,与曹魏南北对峙。孙权纳其言,周瑜遂整军出发。
奈何天不假年,行至巴丘,周瑜染病不起。临终前,上书孙权:"人生有死,修短命矣,诚不足惜,但恨微志未展,不复奉教命耳。方今曹公在北,疆埸(yi,边境)未静;刘备寄寓,有似养虎;天下之事,未知终始,此朝士旰(gàn)食之秋,至尊垂虑之日也。鲁肃忠烈,处事不苟,可以代瑜之任。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,傥(tang,倘若)或可采,瑜死不朽矣。"(《三国志》)(人生必有一死,寿命长短本就如此,实在不值得惋惜,只是遗憾志向未能实现,不能再听从您的教诲。如今曹操在北方,边境不安宁;刘备寄居东吴,犹如养虎;天下局势,难以预料,这正是朝臣们废寝忘食、主公忧虑的时候。鲁肃忠诚刚烈,处事严谨,可以接替我的职位。人快死的时候,说的话是善意的,如果这些话有可采纳之处,我死也无憾了。)言语间,既有壮志未酬之憾,亦为东吴举荐良才,其忠君爱国之心,日月可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