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49章 儒将风流羊叔子

咸宁四年(278年)冬,洛阳的宫墙落满白雪。羊祜(hu)躺在病榻上,望着案头堆积的伐吴方略,剧烈的咳嗽震得锦被微微颤动。晋武帝司马炎握着他枯瘦的手,眼眶泛红:"羊卿,待克吴之日,定当与你共饮庆功酒!"羊祜艰难地挤出一丝微笑:"臣...恐等不到那一天了..."谁能想到,这位谈笑间定鼎荆州的儒将,最终带着未竟之志溘然长逝,却用十五年的精心布局,为西晋灭吴埋下了胜利的种子。

 一、世家贵胄:天生自带"主角光环"

 羊祜,字叔子,泰山南城(今山东平邑)人。他的人生开局堪称"天选之子":外祖父是东汉名儒蔡邕(yong),姐姐羊徽瑜是司马师的正妻,标准的皇亲国戚。但羊祜偏偏不靠家世,硬是凭实力圈粉。年少时,有个擅长相面的术士见到他,惊得合不拢嘴:"此子形貌不凡,日后必成天下仰仗的社稷之臣!"

 野史里还流传着更神奇的故事:羊祜五岁时,曾向乳母要一支金环。乳母懵了:"咱家哪有这东西?"羊祜却带着众人走到邻居李氏家,从桑树洞里摸出一支金环,说:"这是我前世放在这里的。"李氏一听大哭:"这是我死去儿子的遗物啊!"这个"转世"传说虽荒诞不经,却让羊祜自幼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。

 步入仕途后,羊祜更是一路开挂。司马昭想拉拢他,多次征辟(bi,征召为官),羊祜却因忠于曹魏婉拒。直到司马炎称帝,羊祜才出任尚书左仆射,成了西晋朝堂的核心人物。

 二、坐镇荆州: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手

 泰始五年(269年),羊祜被任命为都督荆州诸军事。当时荆州局势微妙:东吴有陆抗镇守,晋军多次进攻都铩(sha)羽而归。但羊祜到任后,没有急着动刀兵,反而干起了"民政局长"的活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