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7章 典韦传

一、逐虎过涧的少年悍勇

 光和三年(180年),陈留己吾县的山林中,一个少年正赤着脚追逐一只吊睛白额虎。此人身形魁梧,肌肉虬结,正是典韦。野史《魏氏春秋》记载:"韦少好游侠,尝入山逐虎,虎越涧而走,韦竟追过涧去。"(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)这个"逐虎过涧"的场景,成了典韦神力的最早传说。

 典韦,陈留己吾(今河南商丘)人,年轻时就以勇力闻名乡里。他曾为朋友报仇,手持双戟,在县城中杀人后从容离去,数百人追赶却无人敢近。《三国志》记载:"韦为人壮猛,有志节,常谓人曰:'丈夫当为国战死沙场,何能久事田亩乎?'"(《三国志·魏书十八》)中平年间,他先随张邈,后归曹操,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。

 初投曹操时,典韦在帐下任都尉。有次军队举行比武,帐前牙门旗(一种大旗)又高又重,无人能举,典韦却单手将其竖起,"其力过常人如此"(《三国志·魏书十八》)。曹操见状大喜,称他为"古之恶来"。恶来是商纣王的大臣,以勇力着称,曹操以此作比,可见对典韦的赏识。

 二、濮阳破敌的戟神风采

 兴平元年(194年),濮阳之战爆发。曹操与吕布对峙百余日,军粮将尽,准备撤军。吕布却率精锐骑兵追击,曹军陷入重围。危急时刻,典韦手持双戟,大喊:"贼军至十步,乃白之!"(《三国志·魏书十八》)部下报告:"十步矣!"典韦又喊:"五步乃白!"部下惊恐:"贼至矣!"典韦手持十余支小戟,大呼而起,一戟一人,"所中无不应倒"(《三国志·魏书十八》)。

 野史对这场战斗有更精彩的描述:典韦的双戟重达八十斤,挥舞起来如飞蝗过境,吕布军中有善射者,竟不敢瞄准,只因"韦行动如飞,箭不能中"(《曹瞒传》)。曹操趁势反击,吕布军大败,这一战让典韦"戟神"的名声传遍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