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9章 曹洪传(第2页)

 最终曹洪被免死,但家产全部抄没。野史《魏晋世语》称,抄家时发现曹洪的地窖里藏着"金瓮百口,银瓮千口,绢帛如山"。曹丕看到清单后,惊叹道:"我皇家府库,竟不如子廉一窖!"(《魏晋世语》)后来曹叡即位,才恢复了曹洪的爵位,但这位昔日富豪已变得一贫如洗。

 三、屡立战功的宗室猛将

 除了救主和财富,曹洪的战功也不可忽视。建安二年(197年),他随曹操征张绣,在淯水之战中"陷陈却敌,杀贼甚众"(《三国志·魏书九》)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曹洪与曹休一起征讨吴将陆逊,在洞口之战中斩杀吴将张霸,"斩首数千级,获舟船五百余艘"(《三国志·魏书九》)。

 野史中还记载了他的一件趣事:曹洪某次作战前,为激励士兵,下令:"斩一敌者,赏钱百文!"结果战后统计,他却嫌赏赐太多,只给了一半。士兵们哭笑不得,私下称他"曹半赏"(《魏氏春秋》)。这种吝啬性格甚至影响到军事,《傅子》评价:"洪勇而无谋,贪而好利,非大将之才。"(裴松之注引《傅子》)

 四、救主之恩的身后争议

 太和六年(232年),曹洪病逝,享年约六十岁。魏明帝曹叡追谥他为恭侯,让他的儿子曹馥继承爵位。但关于他的评价,正史与野史却截然不同。

 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肯定他的功绩:"曹洪以忠勇显,累立功勋,封列侯,邑千户。"(《三国志·魏书九》)但裴松之注引的《魏略》却毫不留情地批评:"洪性吝啬,财富盈溢,而视财如命,此非忠臣之道。"这种双面评价,恰如曹洪的双面人生——既是舍命救主的忠臣,又是视财如命的吝啬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