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8章 林下观局司马徽(第2页)

 司马徽的神奇,不仅在于识人之明,更在于对时局的精准判断。曾有一日,他与好友畅谈天下大势。友人忧心忡忡:“曹操势大,袁绍坐拥四州,此二人谁能成就霸业?”司马徽却摇头:“袁绍色厉胆薄,好谋无断;曹操虽有雄才,却不得民心。真正的明主,尚在蛰伏。”这番言论,在当时无异于惊世骇俗,毕竟曹操已挟天子以令诸侯,袁绍更是坐拥百万大军。可后来的官渡之战、赤壁之战,恰恰印证了他的预言。

 除了预言家的身份,司马徽更是一代宗师。他的茅庐常聚满求学问道之人,不论出身贵贱,皆倾囊相授。诸葛亮早年曾在此求学,与司马徽探讨兵法时,常为其见解惊叹。庞统未成名时,也曾慕名前来拜访。两人彻夜长谈后,司马徽抚掌大笑:“襄阳庞统,名不虚传!”正是他的赏识与推荐,让庞统逐渐走入世人视野。

 然而,如此大才,却始终拒绝出山。刘表曾亲自登门,请他辅佐治理荆州。司马徽婉拒道:“山野之人,不通政务,恐误明公大事。”刘表走后,弟子不解:“先生有安邦定国之能,为何不愿施展抱负?”司马徽长叹:“乱世之中,各方势力纷争不断,非我所能左右。与其卷入是非,不如守一方清净,为天下培育英才。”

 他的这份超然,在乱世中显得尤为珍贵。旁人争权夺利时,他在山中授业解惑;诸侯逐鹿中原时,他在溪边垂钓抚琴。《襄阳记》记载,有人向他诉苦,说家中儿子不幸夭折,他却答“很好”。妻子怒斥他冷漠,他才解释:“你向我诉说悲伤,我若也跟着难过,岂不是让你更伤心?”这份豁达通透,让他赢得“好好先生”的雅号,看似糊涂,实则蕴含着看透世事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