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10章 长沙喋血(第2页)
这一幕被《资治通鉴》记录下来:“乂帅左右百余人,鼓噪入宫,执冏以出。”(鼓噪:敲鼓呐喊,制造声势)司马冏的脑袋被砍下来后,司马乂提着它在洛阳城游街示众,老百姓挤在街边拍手叫好:“报应啊!让你天天坐金犊车显摆!”
三、以一敌二的“洛阳保卫战”
司马乂干掉司马冏,本以为能消停会儿,没想到更大的麻烦来了。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打着“为齐王报仇”的旗号,带着二十万大军杀向洛阳。这俩人算盘打得精:司马乂虽然能打,但手里只有几万兵,只要把他灭了,洛阳就是囊中之物。
洛阳城里,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。有人劝司马乂投降,他把佩剑往地上一摔:“我宁可战死,也不当孬种!”他亲自登上城墙,指挥士兵守城。当时的场景,用《晋书》的话说叫“身当矢石,十战而九胜”,意思是他顶着箭雨和石头,打了十仗赢了九仗,堪称战神附体。
更绝的是,司马乂还玩起了“心理战”。他让人在城墙上挂起大喇叭,冲着城外喊话:“你们的家人都在洛阳,跟着叛军卖命,就不怕连累亲人?”这一招果然奏效,不少士兵开始动摇。司马颙气得直跳脚:“这司马乂太坏了,不按套路出牌!”
就在这紧要关头,洛阳城里出了内奸。东海王司马越觉得司马乂撑不住了,连夜发动政变,把司马乂绑起来送给了司马颙。《晋书》记载:“越与部分将士,夜收乂送金墉城。”(金墉城:洛阳的一座城堡,专关皇室成员)司马乂被押走时,还在破口大骂:“司马越,你不得好死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