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1章 元嘉北伐刘义隆(第2页)

 拓跋焘亲率大军来救,他给刘义隆写了封信,特损:“你说河南是你的,那是你爹抢我们的!我现在带十万骑兵,到你家做客,咱长江边见!”(原文:“吾今至此,欲取汝扬州之地,自非急走,吾当使尔父子共居冶城耳。”《宋书·索虏传》)

 接下来就是名场面了:王玄谟被打得屁滚尿流,宋军全线崩溃。拓跋焘一路追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山(今南京六合),砍了老百姓的房子当柴火,抓了壮丁当炮灰,还在山上插满旗帜,跟南朝隔江相望。刘义隆站在建康城头,望着江北的烟火,应了辛弃疾所写的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”——大意是,元嘉年间北伐太草率,想学霍去病封狼居胥,结果被打得回头狂跑,肠子都悔青了。

 第三次北伐:“来都来了,走个过场”(公元452年)

 这年拓跋焘被宦官宗爱杀了,北魏内乱。刘义隆觉得“机会来了”,派儿子刘骏北伐。但此时刘宋国力已经被前两次北伐掏空了,军队走到彭城(今徐州)就走不动了,听说北魏新皇帝拓跋濬(jun)派兵来,又灰溜溜撤回去了——这次北伐,更像是“来都来了,打卡走人”。

 三、“塑料兄弟情”:从尝汤药到砍脑袋

 刘义隆有个弟弟叫刘义康,比他大十岁,早年跟着刘裕打天下,能力很强。刘义隆刚登基时身体不好,很多事都交给刘义康办。有次刘义隆得了重病,喝药怕有毒,刘义康就守在床边,每次汤药自己先尝一口,再给哥哥喝——这画面,咋看咋像“中国好弟弟”。

 但权力这东西,最容易惹事儿。刘义康权倾朝野,连他的仆人都敢对官员呼来喝去。有个叫刘湛的大臣,天天在刘义康面前说:“陛下身体不好,将来肯定得靠您主持大局!”这话传到刘义隆耳朵里,心里就犯嘀咕了:“弟弟啊,你这是想接班吗?”

 公元440年,刘义隆病好了,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刘义康。他先把刘湛砍了,再把刘义康贬到广州(今广东)。临走前,刘义康问哥哥:“我到底犯了啥错?”刘义隆不说话,只掉眼泪——帝王家的眼泪,比黄河水还不值钱。

 过了几年,有人举报刘义康在广州“谋反”,刘义隆派使者去送毒酒。刘义康不肯喝,说:“佛教说自杀的人不能转世投胎。”使者没办法,只好用被子把他捂死了——跟他爹杀晋恭帝一个手法。你看这兄弟俩,前一秒“尝汤药”,后一秒“捂被子”,妥妥的“塑料兄弟情”。

 四、“坑爹儿子”刘劭:史上最狠的“宫廷弑父”

 刘义隆北伐失败后,心情一直不好,跟太子刘劭的关系也越来越僵。刘劭有个姐姐叫刘英媚,被刘义隆嫁给了将军何迈,结果刘劭跟姐姐搞到了一起,何迈气得想造反,刘劭怕事情败露,就找了个巫师,在皇宫里埋了个刘义隆的木偶,天天诅咒他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