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拓跋焘灭佛砍人(第2页)
更让拓跋焘生气的是,有次盖吴起兵反魏,很多和尚居然参与了,还帮着盖吴藏兵器。拓跋焘觉得:“这和尚不老实啊,表面念经,背地里搞事!”再加上寇谦之在旁边煽风点火:“陛下,佛教是外来的,哪有咱道教的神仙灵?把寺庙拆了吧!”
(3)“拆庙令”下的血雨腥风
公元446年,拓跋焘下了道诏书,大意是:“佛教害人不浅,从今天起,拆所有寺庙,烧所有经书,和尚还俗,敢藏佛像的砍头!”(原文:“有图像胡经,尽皆击焚之,沙门无少长悉坑之。”《魏书·释老志》)这道命令一下,北魏境内可就热闹了——官兵们扛着斧头锯子,见庙就拆,见佛像就砸,和尚们要么被强迫还俗,要么跑路,跑得慢的就被抓起来砍头。
有个高僧叫慧始,名气很大,拓跋焘让人砍他的头,结果刀砍上去像砍在钢铁上,换了好几把刀才弄死。慧始临死前说:“你砍我没用,佛是杀不死的!”这话传到民间,成了“太武灭佛遭报应”的引子——后来拓跋焘果然被宦官宗爱杀了,有人说这是“拆庙砍佛”的报应。
三、拓跋焘的“砍人艺术”:心理战玩得比刀还溜
(1)“嘴炮”比马刀更厉害
拓跋焘打仗,特别擅长“心理战”。打大夏的时候,他带的兵比对方少,手下劝他别硬来,他说:“没事,咱玩个‘空城计’。”他让士兵都躲起来,自己带几个人在城下晃悠,大夏皇帝赫连昌一看,笑了:“就这?”下令攻城,结果拓跋焘突然杀出来,把夏军打得大败,还活捉了赫连昌。
他跟刘义隆“互掐”时,更能“喷”。第二次元嘉北伐,刘义隆派王玄谟攻滑台,拓跋焘写信骂他:“你派个王玄谟来,他就是个饭桶!我现在带十万骑兵,到你家吃饭,你准备好酒菜了吗?”(原文:“彼王玄谟甚庸才,岂足为经远计!朕今亲率诸军,直指彭城,势如拉朽。”《宋书·索虏传》)这封信把刘义隆气得够呛,可又拿他没办法。
(2)“以战养战”的狠招
拓跋焘打仗从不带太多粮草,他说:“粮食?敌人那里有的是!”每次打下一座城,就把老百姓的粮食抢光,壮丁抓来当“炮灰”,让他们冲在前面攻城。有次攻盱眙(xu yi),守将沈璞死守,拓跋焘攻不下来,就给沈璞写信:“你赶紧投降,我给你高官厚禄;要不降,我把城里男女老少全杀了,做成肉干当军粮!”(《南史·沈璞传》载:“焘与璞书曰:‘若降,当以璞为徐州刺史,不然,屠城矣。’”)这话太狠了,吓得沈璞更不敢降了,死守了一个多月,拓跋焘没辙,只好退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