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21章 文艺青年陈叔宝(第3页)
五、亡国之音:一曲后庭花,唱尽南朝事
陈叔宝亡国后被押到长安,隋文帝杨坚请他吃饭,问:“你平时喜欢干啥?”他脱口而出:“喜欢吃驴肉,喝米酒,写诗!”杨坚哭笑不得,对大臣说:“陈叔宝要是把写诗的劲头用在治国上,何至亡国?”(《隋书·陈后主传》载:“及见,礼待甚厚。后监守者奏言:‘叔宝云,既无秩位,每预朝集,愿得一官号。’隋文帝曰:‘叔宝全无心肝。’”)
他写的《玉树后庭花》成了“亡国之音”的代名词,唐朝诗人杜牧写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,说的就是这事。其实陈叔宝的诗写得确实好,只是生错了时代——当皇帝不好好治国,天天沉迷文艺,不亡国才怪。
有意思的是,陈叔宝的后代在唐朝还出了个名人——诗人陈子昂,他在《登幽州台歌》里感叹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,不知道是不是在替先祖感慨。而隋朝统一后,开创了科举制,打破了门阀垄断,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新的阶段。
陈叔宝的故事告诉我们:当皇帝可以有爱好,但不能“不务正业”;当文艺青年可以写诗,但不能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。他用亲身经历,为南北朝的乱世画上了一个荒诞的句号,也为后世留下了“玩物丧志”的经典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