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6章 李靖奇袭破萧铣(第2页)

 但萧铣的「仁德」只对自己人有效。对待外敌,他却犹豫不决。当李靖率唐军逼近时,他还在和群臣讨论「天命在谁」,有人建议联合突厥,有人主张投降李渊,吵了几个月也没结果。江陵的百姓编了首民谣:「萧铣小儿坐金銮,守着长江当水贼,唐军来了跑不赢,不如早早开城门。」

 三、借江水下「闪电战」:李靖的神操作

 武德四年正月,李靖向李渊献上平萧铣十策,核心就一个字:快。他算准了长江汛期,打算趁江水暴涨、萧铣以为唐军不敢东下时,发动奇袭。李渊起初担心风险太大,李靖却说:「兵贵神速,今水势方涨,铣必谓我不能进,我师乘江而下,掩其不备,此兵家上策也。」

 这场奇袭的准备堪称古代版「特种作战」。李靖集结了巴蜀将士,造了大批快船,却故意放出消息:「汛期将至,唐军暂停进攻。」萧铣果然放松警惕,把主力派去各地屯田。八月,江水暴涨,李靖亲率两千艘战船从夔州出发,顺流直下。

 最险的是过三峡。当时江水流速极快,礁石密布,萧铣的守将认为「水大不可行船」,连哨兵都没派。李靖却下令:「全速前进!虽冒石水之险,必能克之!」战船在惊涛骇浪中疾行,一日夜竟推进数百里,突然出现在夷陵(今湖北宜昌)城下。萧铣的守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来战,李靖却避其锋芒,等敌军疲惫时突然反击,「一战破之,获舟三百余艘,斩首万余级」(《资治通鉴》)。

 拿下夷陵后,李靖做了个惊人决定:放走缴获的战船。他让士兵把船只解开,任其顺江漂流。部下不解:「好不容易缴获的战船,为何不要?」李靖笑道:「萧铣地广兵多,若集结起来,一时难以攻克。我故意将船放入江中,下游的萧铣守军见了,必定以为江陵已破,不敢轻进,这叫『疑兵之计』。」后来,下游的萧铣军队果然被漂流的战船迷惑,迟疑不敢动,为李靖攻打江陵争取了时间。

 四、江陵城的「空城计」与「仁义」破产

 当李靖的战船抵达江陵城下时,萧铣才慌忙召集军队,但大部分士兵都在外地屯田,一时无法赶回。他只好带着数千亲兵守城,指望长江天险能多撑几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