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19章 弄权宦官高力士(第3页)

 六、晚年终老的凄凉:从权宦到孤臣

 宝应元年,唐玄宗和唐肃宗相继去世,高力士得知消息后,面朝长安方向放声大哭,吐血而亡。《旧唐书·高力士传》记载:“力士见上皇遗诏,号恸仆地,曰:‘大行升遐,力士当从死。’遂呕血而卒。”他的忠诚,连当时的皇帝唐代宗李豫都为之感动,下旨将他陪葬在唐玄宗的泰陵旁边。

 高力士的墓在2004年被考古学家发现,出土了一方墓志铭,上面刻着“公姓高氏,讳力士,渤海蓚人也”。墓志铭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,其中特别提到了他“事上四十余年,未尝有过”,对他的忠诚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 七、历史天平上的高力士:权宦还是忠臣?

 高力士的一生,充满了争议。一方面,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权宦,曾权倾朝野,干预朝政;另一方面,他对唐玄宗的忠诚又确实感人,被后世称为“千古贤宦之一”。

 《旧唐书》评价他:“力士顺上之旨,不极言进谏,盖畏祸也,非纯臣也。”《新唐书》则说:“力士实左右天子,贵妃受赏,力士功也。”而在民间传说中,他的形象更加复杂,既有“脱靴”的屈辱,也有“缢杀贵妃”的狠辣,还有“陪葬泰陵”的忠诚。

 或许,高力士的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,是人性的复杂。他既是权力的追逐者,也是忠诚的守护者;既有弄权的一面,也有善良的一面。他的一生,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盛唐王朝的辉煌与衰落,也映照出人性的光明与黑暗。

 当我们今天走进陕西蒲城的唐玄宗泰陵,在众多陪葬墓中,高力士的墓显得格外不起眼。但就是这个曾经权倾朝野的宦官,用一生的经历,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权力、忠诚、背叛和救赎的故事。而“高力士脱靴”,也成为了盛唐文化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符号。

 从岭南孤儿到骠骑大将军,高力士的人生堪称传奇。他亲历了盛唐的辉煌,也见证了安史之乱的动荡,最终以一个忠臣的身份,长眠在他侍奉了一生的皇帝身边。他的故事,就像一杯陈年老酒,初尝时觉得辛辣,回味时却又能品出一丝甘甜——这,或许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