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6章 李靖奇袭破萧铣(第3页)
李靖却不给他机会。他采用「围城打援」策略,先攻克江陵外城,缴获了大批粮草器械,然后下令:「不许抢掠,违令者斩!」当时唐军缺粮,有人建议没收百姓粮食,李靖却说:「我们是王师,若抢掠百姓,与盗贼何异?」他派人张贴告示,安抚江陵百姓,萧铣的官员见状,纷纷开城投降。
萧铣困守内城,眼看救兵无望,对群臣说:「天不佑梁,再战徒增百姓伤亡,我当开城出降。」有人劝他焚毁仓库,萧铣摇头:「仓廪府库,百姓之有也,奈何焚之?」于是下令开城投降。李靖入城后,见仓库完好,百姓安居,不禁感叹:「萧铣虽昏,却有仁心,可惜生于乱世。」
但「仁心」在胜利者面前一文不值。李渊觉得萧铣是前朝皇族,留着是隐患,不久后就将他斩首于长安。临刑前,萧铣对李渊说:「臣非有大罪,乃唐室欲统一天下耳。」李渊无言以对,只是催促刽子手快斩。
李靖破萧铣之战,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。他用时仅两个月,就平定了割据江南的南梁政权,为唐朝统一全国扫清了最大障碍。李渊后来感叹:「李靖乃萧铣、辅公祏(另一个割据势力)的克星,古之韩、白、卫、霍,岂能及也!」(《旧唐书》)
这场奇袭的成功,离不开李靖对天时地利的精准把握——他算准了汛期的江水是最好的「运输大队长」,算准了萧铣的「仁义」会让他错失战机,更算准了人心向背。当他的战船顺江而下时,卷起的不仅是浪花,更是一个王朝统一天下的序幕。而那个曾险些被李渊砍头的漏网之鱼,也终于在长江的惊涛中,证明了自己「大唐军神」的真正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