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15章 击楫中流(第2页)
这“中流击楫”的场景,后世传为壮举。然野史亦载,祖逖喊罢险些将船桨掷入江中,幸得老兵眼疾手快扶住:“将军,此桨乃导航之用,不可轻弃!”祖逖尴尬颔首:“咳咳,某自当以死明志……”
更奇的是,祖逖过江后并未急着开战,而是遣使传信于沿途坞堡主(地方武装首领):“我等皆为汉人,莫为胡虏鹰犬,若与我同往,他日必有厚报。”这些本在胡汉间摇摆的首领,见祖逖仅率数百人便敢渡江,纷纷归附:“公真乃勇士,我等愿从!”
四、临时义师的逆袭:以攻心之术收复半壁河山
祖逖的北伐军实为临时拼凑:士兵多是流民,武器多由农具改铸,粮草全赖沿途筹借。但他善用“攻心之术”。当时黄河流域有割据势力张平,拥兵数千,祖逖难以力敌,便遣说客劝降:“张将军可知天下大势?胡虏安能长久?若随我北伐,他日必封太守。”
张平略有心动,祖逖趁机设宴。席间,他指院中一口大锅道:“此乃我军‘神物’,可卜吉凶。”张平凑近观瞧时,祖逖使眼色,壮士挥斧劈杀张平。《晋书》载:“逖遣参军殷乂说平,乂轻平,曰:‘将军如拜胡,面如狸。’平怒,斩乂。逖因袭平,平败。”此等机变,堪比鸿门宴之谋。
收复河南后,祖逖推行“屯田制”:士兵战时为兵,闲时为农。他下令:“胡虏来犯则还击,汉人来投则分田予种。”《晋书》称他“躬自俭约,劝督农桑,克己务施,不畜资产”,百姓感佩,作歌曰:“幸哉遗黎免俘虏,三辰既朗遇慈父。”
五、朝廷掣肘:当热血统帅遇上苟安君臣
祖逖在前线连克强敌,东晋朝廷却暗生嫌隙。元帝恐其功高难制,派文官戴渊为“征西将军”,名义上支援,实则夺权。《晋书》载:“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,镇合肥,逖以渊吴士,虽有才望,无弘致远识,且已翦荆棘,收河南地,而渊雍容,一旦来统之,意甚怏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