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10章 尉迟恭夺槊传奇(第2页)

 三、美良川的暮色:一槊定乾坤的猛将

 单雄信那次仅是小试牛刀,真正让尉迟恭夺槊之名传遍天下的,是美良川之战。武德二年十一月,李世民率军在美良川截击西逃的宋金刚部,尉迟恭作为断后将领,与唐军展开血战。

 当时唐军先锋是秦琼,两人在阵前相遇,杀得难解难分。《隋唐嘉话》记载一细节:“尉迟敬德善解槊,秦叔宝善用马槊,二人尝于美良川交兵,叔宝马槊将及敬德,敬德侧身避之,伸手夺其槊,反以刺叔宝,叔宝急避得免。”此记载虽带野史色彩,却生动展现两人交锋的惊险。

 更经典的一幕发生在稍后的安邑之战。尉迟恭与寻相率残兵突围,李世民派殷开山、秦琼半路伏击。混战中,尉迟恭被唐军包围,数十员唐将持槊齐刺,眼看要将他捅成筛子。只见尉迟恭大吼一声,身体如陀螺般旋转,双手左右开弓,竟接连抓住三四杆刺来的槊,猛地一拽,便将那几名唐将连人带马拽倒在地。其余唐将吓得纷纷后退,尉迟恭趁机杀出血路,突围而去。

 此般“空手入白刃”的绝技,在冷兵器时代堪称奇迹。今人常疑其真实性,然从兵器原理与武术技巧观之,并非完全不可能。马槊虽长,攻击路线却相对单一,高手可通过预判对方动作,抓住槊杆薄弱处,再用巧劲卸力夺槊。尉迟恭出身铁匠世家,天生神力,又常年在战场摸爬滚打,练就这手绝活并不奇怪。

 四、从敌将到忠臣:李世民的“槊下留人”

 尉迟恭在介休城最终还是投降了唐朝。非因打不过,而是宋金刚逃跑时烧毁粮草,城中断粮多日,士兵饿得连刀都举不起。开城投降那日,尉迟恭卸下盔甲,露出一身健硕肌肉,上面布满新旧交错的伤疤。唐军将领大多主张杀他,毕竟他此前杀了太多唐军将士,然李世民却亲自上前,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他身上:“敬德将军,以前各为其主,何罪之有?从今往后,你我共图大业。”

 这份胸襟让尉迟恭深受感动,而真正让他死心塌地的,是李世民对他的绝对信任。投降不久,唐军中有将领怀疑尉迟恭会叛逃,将他关押,甚至劝李世民杀他。李世民却亲自放了他,还赐他一箱子金银:“我不信谗言,你若要走,这箱金子就当路费。”尉迟恭跪地叩头,从此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。

 这份信任在玄武门之变中得回报。武德九年六月初四,李世民于玄武门设伏,太子李建成、齐王李元吉率卫队杀来。李元吉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,却因紧张三次未拉开弓。李世民反身一箭射死李建成,追李元吉时却坠马。李元吉见状扑上,夺过李世民的弓,欲用弓弦勒死他。千钧一发之际,尉迟恭拍马赶到,大吼一声:“贼子休得放肆!”

 李元吉知晓尉迟恭厉害,吓得转身就跑,却被尉迟恭一箭射死。随后,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,来到玄武门城下,喝退前来支援的东宫卫队。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敬德擐甲持矛,直至高祖所,陈说利害。”即尉迟恭穿着盔甲、手持长矛,直接冲到唐高祖李渊面前,逼他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。此般“武装逼宫”的举动,换作他人早被砍头,可李渊看着尉迟恭手中染血的长矛,只能无奈道:“善!此吾之夙心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