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宋璟执法肃朝纲(第2页)
这道命令立刻遭到了当地豪族的抵制。他们派代表到都督府求情:“都督大人,用贝壳装饰是祖上流传下来的习俗,怎能说禁就禁?”宋璟指着窗外失火后留下的废墟说:“习俗若有害民生,就要改!你们用贝壳炫富,百姓却连安全的房子都住不上,这习俗留着何用?”
他不仅下禁令,还亲自带人烧制陶瓦,教百姓如何砌墙。为了打消百姓的顾虑,他让自己的府邸率先换上陶瓦屋顶,不用一丝贝壳装饰。不到一年,广州城里的竹茅小屋少了,青砖瓦房多了,火灾发生率大大降低。百姓们感激宋璟,便将他烧制陶瓦的地方称为“宋公窑”,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(《岭南杂记》)。
三、玄宗面前的谏言:宰相肚里的雷霆剑
宋璟担任宰相期间,唐玄宗对他又敬又怕。有一次,唐玄宗想提拔自己的宠臣、歧王李范的亲信为御史,宋璟知道后,立刻进宫面圣。他跪在丹墀之下,说:“陛下,御史乃朝廷耳目,必须由刚正不阿之人担任,歧王亲信多谄媚之徒,若任此辈,恐坏了御史台的风气。”
唐玄宗有些不悦:“朕只是提拔一个小官,爱卿何必如此较真?”宋璟抬头直视玄宗:“陛下,朝廷无小事。当年魏徵谏太宗,不惜犯颜直谏,为何?因为小事不谨,必成大患。”(《新唐书·宋璟传》)唐玄宗被他说得哑口无言,只好收回成命。
还有一次,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想为自己的父亲请封王爵,唐玄宗有些动心,便找宋璟商量。宋璟说:“陛下,前朝武三思封王,导致祸乱,陛下难道忘了吗?外戚干政,乃取乱之道,臣不敢从命。”唐玄宗听了,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宋璟的直言进谏,并非一味强硬,也讲究方法。当时民间盛行佛教,很多人剃度为僧躲避赋税,唐玄宗也想下令禁止。宋璟却说:“陛下,禁佛需慢慢来。若强行禁止,恐怕会引起混乱。不如先严格度牒(和尚的身份证明)制度,让真正信奉佛教的人出家,那些投机取巧的自然就少了。”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,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(《资治通鉴》)。
四、律己甚严的宰相:布衣粗食的清介公
宋璟的刚正,首先体现在严于律己上。他担任宰相期间,住在长安城南的一个小院里,房子低矮简陋,连院墙都是用泥土夯筑的。有一次,吏部侍郎宋遥想讨好他,想给他换个宽敞的府邸,被他一口回绝:“居官以清廉为本,房子够住就行,何必追求奢华?”(《唐会要》)
他的家人也被他管得很严。儿子宋华在洛阳担任参军,有人想通过他巴结宋璟,便给宋华送了一匹好马。宋璟知道后,立刻让儿子把马送回去,还写了一封家书严厉训斥:“吾为官一世,唯知忠君爱民,汝若敢借父之名谋私,吾必不认汝为子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