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5章 孝文帝迁都改姓(第3页)

 (3)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

 南朝一直以“汉文化正统”自居,看不起北魏。孝文帝搞汉化,就是要告诉南朝:“论文化,咱不比你们差!”后来北魏在文化、经济上都有了很大发展,南朝反而开始羡慕北魏的繁华,这也算孝文帝的“逆袭成功”吧。

 六、“改革后遗症”:从繁华到分裂的“蝴蝶效应”

 孝文帝的改革让北魏繁荣了一阵子,但也留下了隐患:

 (1)“南北失衡,六镇起义”

 孝文帝把资源都投到洛阳,北边的六镇(军事重镇)被冷落了,镇守六镇的鲜卑士兵待遇越来越差,最后爆发了“六镇起义”,成了北魏分裂的导火索。这就好比“家里有俩儿子,光宠小的,不管大的,大的肯定要闹事”。

 (2)“汉化过度,鲜卑魂丢了”

 很多鲜卑贵族到了洛阳,学汉人的奢侈生活,整天喝酒赋诗,把鲜卑人“尚武”的传统丢了,军队战斗力下降。有人感叹:“咱鲜卑人以前靠骑马射箭打天下,现在连马都不会骑了,这可咋整?”

 (3)“宫廷内斗,权力真空”

 孝文帝晚年忙于南征,没时间管后宫,皇后冯润(run)趁机跟假太监高菩萨私通。孝文帝听说后,气得一病不起,临死前下令把冯润赐死。他死后,北魏陷入了太后专权、皇子内斗的混乱局面,最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。

 七、关于孝文帝的“野史”

 - “重度汉化患者”的日常:孝文帝连祭祖都要按汉人的规矩来,有次祭祀太庙,鲜卑老臣说:“咱鲜卑人祭祖得杀牛杀羊,搞点‘硬菜’!”孝文帝说:“汉人的‘素食祭祖’更文明,就这么办!”结果太庙的供桌上全是蔬菜馒头,鲜卑老臣们看得直撇嘴。

 - “跨国婚姻”的尴尬事:他让鲜卑贵族娶汉女,自己也娶了荥阳郑氏的女儿。有次皇后郑氏问他:“陛下,听说鲜卑人以前抢婚,是真的吗?”孝文帝尴尬地说:“那都是老黄历了,现在咱是文明人,不搞那套!”

 - “旅游博主”的迁都理由:他曾对大臣说:“洛阳这地方好啊,冬天不冷,夏天虽然热点,但有伊水、洛水,没事可以划船游玩,比平城强多了!”——原来迁都还有“旅游休闲”的考虑,真是个“会享受”的皇帝。

 孝文帝的汉化改革,像一场大胆的“历史实验”——把鲜卑文化和汉文化强行“混搭”,有成功,也有失败。他用“套路”迁都,用“铁腕”改革,虽然让北魏风光了一时,但也埋下了分裂的种子。而他死后的北魏,就像一艘失去了舵手的大船,在历史的波涛中摇摇晃晃,最终驶向了分裂的深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