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22章 颜杲卿骂贼明志

一、常山城里的两难:太守府的密谈

 天宝十四年的常山郡,秋风卷着沙尘拍打在城门上。太守颜杲卿(gao),盯着案头的文书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檀木桌面。文书是安禄山从范阳发来的军令,命他征调郡中粮草,支援前线——可就在三日前,他收到了从长安快马送来的密信,上面只有八个字:“禄山谋反,伺机讨逆。”

 颜杲卿,字昕,此时已六十岁。他本是博学之士,以文才入仕,却在乱世中被安禄山任命为常山太守。《旧唐书·颜杲卿传》记载他“性刚直,有吏干”,但谁也不知这位文弱太守藏着怎样的心思。他看着铜镜里自己斑白的须发,想起堂弟颜真卿正在平原郡厉兵秣马,不由得握紧了拳头。

 “父亲,平原郡的信使到了。”长子颜季明推门而入,手里攥着一封蜡封的信件。颜杲卿连忙拆开,只见信中写道:“兄长勿忧,真卿已募得勇士万余,兄若能据常山为犄角,贼必首尾难顾。”颜季明在一旁低声说:“父亲,安禄山派来的副将高邈正在城中催粮,不如……”

 颜杲卿猛地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:“季明,你可知此事吉凶难料?若事败,我颜氏满门将无噍类。”颜季明跪地叩首:“父亲,国家有难,岂能苟活?当年祖父教导我们‘忠义传家’,今日正是用命之时!”父子二人相视良久,窗外的风沙似乎都安静了下来——一场决定常山命运的密谋,在太守府的密室中悄然展开。

 二、智取叛将的妙计:酒桌上的刀光

 颜杲卿的第一步,是除掉安禄山派来的监视者。副将高邈是安禄山的亲信,手握部分兵权,必须先下手为强。颜杲卿心生一计,派人去请高邈赴宴,借口是“郡中得西域美酒,愿与将军共赏”。

 高邈不知是计,欣然前往。席间,颜杲卿命人献上西域胡旋舞,又不断敬酒:“高将军为安公前驱,真是劳苦功高。某虽不才,愿为将军分忧。”高邈喝得酩酊大醉,舌头打结:“颜……颜太守客气了,等安公……得了天下,少不了你的好处。”

 就在此时,颜季明突然从屏风后冲出,手中短刀抵住高邈咽喉。高邈酒醒一半,惊叫道:“颜杲卿,你敢!”颜杲卿冷笑一声:“我乃大唐臣子,岂容你这叛贼麾下走狗放肆!”说罢,命人将高邈捆绑起来,扔进了府中地窖(《唐语林》)。

 解决了高邈,颜杲卿立刻派次子颜泉明带着密信前往太原,联络守将王承业。信中写道:“杲卿不才,愿以常山为饵,断贼粮道,乞公发太原之兵,共讨逆贼。”颜泉明快马加鞭,穿过叛军盘踞的州县,终于将信送到王承业手中。

 三、常山义兵的崛起:揭竿而起的郡守

 天宝十四年十一月,颜杲卿在常山城头竖起“讨逆”大旗。他广发檄文,痛斥安禄山谋反罪状,写道:“禄山本营州杂胡,蒙圣恩擢至三镇节度使,竟敢包藏祸心,谋危社稷。凡我大唐臣子,当共诛之!”(《颜氏家庙碑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