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颜杲卿骂贼明志(第2页)
常山百姓久受安禄山苛政之苦,见状纷纷响应。颜杲卿开仓放粮,招募勇士,短短数日便聚集了万余人。他命颜季明统领精锐,加固城防,又派人破坏了安禄山南下的粮道桥梁。《新唐书·颜杲卿传》记载:“杲卿起兵,断禄山饷道,贼往来者皆为所获。”
消息传到安禄山耳中,他正在攻打洛阳,气得摔碎了酒杯:“颜杲卿这个老匹夫,竟敢背我!”他立刻派儿子安庆绪率精锐骑兵进攻常山,又命部将史思明从河北包抄,务必夺回常山。
四、孤城死守的十三日:箭尽粮绝的悲壮
至德元年正月,安庆绪的大军兵临常山城下。颜杲卿登上城楼,见城外旌旗如林,叛军骑兵来回奔驰,尘土遮天蔽日。他对身边的颜季明说:“贼众我寡,唯有死战。你带一队人守东门,我守西门。”
战斗打响后,叛军架起云梯攻城。颜杲卿亲自擂鼓助威,士兵们用滚石檑木击退一波又一波进攻。但叛军人数太多,常山城小,渐渐支撑不住。颜杲卿派人向太原王承业求援,却迟迟不见回音——原来王承业扣下了求援信,想等颜杲卿战败后,再出兵“收复”常山,邀功请赏(《资治通鉴》)。
坚守到第八日,城中箭已用尽,粮食也快吃完。颜杲卿下令拆毁城内房屋,用木料制作箭矢,又将府库中的布匹分给士兵御寒。第十三日夜里,叛军趁大雨突攻北城,守城士兵冻饿交加,城墙终于被攻破。
五、洛阳殿上的骂贼:忠义凛然的绝唱
颜杲卿与颜季明率残兵巷战,终因寡不敌众被俘。安庆绪命人将他们押往洛阳,见安禄山。安禄山坐在大堂之上,见颜杲卿衣衫褴褛,却昂首挺胸,不禁怒喝道:“颜杲卿,我擢你为太守,何负于你?为何谋反?”
颜杲卿破口大骂:“你本是营州牧羊胡奴,蒙圣主厚恩,官至三镇节度使,何负于你?你竟敢谋反!我世为唐臣,守土有责,岂从你这叛贼!”(《旧唐书·颜杲卿传》)他越骂越怒,竟指着安禄山鼻子道:“你这猪狗不如的东西,他日必遭天谴,碎尸万段!”
安禄山气得浑身发抖,命人割掉颜杲卿的舌头:“看你还能骂否?”颜杲卿血流满面,却用含糊的声音继续骂道:“我……骂贼……忠义……天地……可鉴……”安禄山再也忍不住,下令将颜杲卿、颜季明父子押赴刑场。
六、千古流芳的祭文:血泪写成的忠魂
颜杲卿就义时,骂声不绝,被安禄山下令肢解,时年六十五岁。他的儿子颜季明、侄子颜泉明等三十余口,全部遇害。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杲卿至洛阳,禄山怒曰:‘吾擢尔太守,何反?’杲卿曰:‘汝营州牧羊奴,窃荷恩宠,天子何负于汝而反?我世唐臣,守忠义,恨不斩汝以谢上,从尔反耶?’”
半年后,颜真卿收复常山,找到了颜季明的头颅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。他看着侄儿残缺的头颅,悲痛欲绝,挥泪写下《祭侄文稿》:“惟尔挺生,夙标幼德。宗庙瑚琏,阶庭兰玉……贼臣不救,孤城围逼。父陷子死,巢倾卵覆……”这篇被后世誉为“天下第二行书”的祭文,字里行间满是血泪(《颜鲁公文集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