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李泌奇谋定叛乱(第2页)
可惜肃宗急于收复两京邀功,未采纳此策。后来唐军在洛阳兵败,肃宗叹道:“悔不听先生之言!”李泌安慰道:“胜败常事,如今叛军失了河北,如鸟折翼,不久必亡。”他转而献策联络回纥:“回纥可汗一向敬服陛下,臣请为使者,借兵三千足以破贼。”(《资治通鉴》)
四、单骑说回纥的智勇:不战而屈人之兵
乾元元年,回纥可汗遣使求婚,肃宗问李泌是否应允。李泌答:“可应允,但需约法三章:一不掠夺长安,二不掳掠百姓,三不抢夺财物。”他亲自出使回纥,可汗设宴时提出:“唐室新立,我有大功,想娶公主为妃。”李泌笑道:“可汗若助唐平叛,陛下自有重赏,公主年幼,恐怕不适应当地习俗。”(《唐语林》)
回纥将领车鼻恃勇挑战:“听说唐朝有位李先生,敢和我比射箭吗?”李泌三箭皆中靶心,回纥兵惊呼:“唐朝有圣贤,不可侵犯!”可汗连忙下拜:“愿听先生吩咐。”这便是野史“李泌射服回纥”的故事。最终回纥借兵四千助唐收复洛阳,果然秋毫无犯。(《邺侯家传》)
五、宫廷权斗的推手:保太子的生死博弈
李泌不仅善谋军事,更精于权术。肃宗欲废太子李俶,立建宁王李倓,李泌力谏:“陛下当年做太子时,也险些遭难,难道忘了?若立建宁王,他必与张良娣冲突,陛下如何自安?”(《新唐书·李泌传》)张良娣与宦官李辅国勾结,曾谗杀建宁王,李泌暗中保护太子,多次化解危机。
代宗即位后,李辅国专权,李泌再度归隐衡山。德宗时,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,德宗问策,他提出“以藩制藩”:“令朱滔、王武俊等互相牵制,朝廷坐收其利。”德宗犹豫:“这并非万全之策。”李泌答:“陛下若求万全,天下无解。如今只能利用他们的矛盾。”(《资治通鉴》)
六、四朝元老的智慧:救时宰相的处世哲学
李泌历事四朝,始终保持布衣身份。肃宗欲拜他为相,他固辞:“陛下以宾客之礼待臣,胜过宰相。”(《旧唐书》)代宗赐他紫袍,他穿上后又脱下:“我本是山人,不喜欢朝堂。”德宗时他终于拜相,却仍住衡山别业,每月入朝一次,时人称“山中宰相”。(《唐国史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