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薛丁山兵败困危局 樊梨花献勇定西凉(第2页)
正战之间,西凉阵中突然冲出一员女将。但见她头戴凤钗,身穿红裙,面若桃花,却又透着一股英气,正是苏宝同之妹苏锦莲。她手持两口绣鸾刀,娇叱一声:“唐将休得逞凶,看刀!”直奔薛丁山而来。薛丁山见来了女将,不敢轻敌,忙将罗章唤回,独战苏锦莲。
苏锦莲的绣鸾刀使得又快又巧,上下翻飞,寒光闪闪;薛丁山的方天画戟也不含糊,左挡右格,滴水不漏。二人战了二十余回合,苏锦莲渐渐招架不住,心中暗想:“这唐将果然厉害,硬拼不是对手,我须得用计取胜!”她虚晃一刀,拨马便走。薛丁山不知是计,大喊一声:“贼女休走!”拍马便追。
苏锦莲听得身后马蹄声越来越近,暗暗一笑,从腰间取出一件暗器——柳叶飞刀。她猛地勒住战马,反手一扬,三道寒光如闪电般直奔薛丁山面门而来。薛丁山听得脑后风响,情知不好,急忙侧身闪避,可惜还是慢了一步,左肩“噗嗤”一声,中了一刀,顿时鲜血直流,翻身落马。
唐兵见状,大惊失色,急忙上前,冒着箭雨将薛丁山救回阵中。苏宝同兄妹趁机挥军掩杀,唐兵阵脚大乱,丢盔弃甲,大败而回。薛丁山被救回营中,军医急忙为他拔出飞刀,敷上金疮药,包扎伤口。薛丁山躺在榻上,心中又气又恨:“我薛丁山自幼学艺,从未受过如此大辱,此番若不报仇雪恨,誓不为人!”
正当薛丁山愁眉不展,苦思破敌之计时,忽有军士来报:“启禀元帅,营外有一女将,自称是寒江关总兵樊洪之女樊梨花,特来相助!”薛丁山心中疑惑:“这樊梨花是何人?为何此时前来相助?”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际,他强撑着伤痛,命人将樊梨花请入大帐。
不多时,樊梨花迈着轻盈的步伐,走进大帐。但见她:头戴凤翅紫金冠,明珠点缀,光华夺目;身披锁子黄金甲,龙鳞闪耀,威风凛凛;面如三月桃花,眼若秋水含波;腰悬宝剑,足踏宝靴;手中一杆绣鸾凤翅尖,更显得英姿飒爽。她进得帐来,不卑不亢,盈盈下拜:“薛元帅,小女子久闻您大名,今见唐军初战受挫,特来相助。愿效犬马之劳,共破西凉!”
薛丁山打量着樊梨花,心中暗暗称奇,问道:“不知樊姑娘有何破敌之策?”樊梨花微微一笑,说道:“那苏宝同之所以嚣张,全仗着他那黑风旗。小女子已探得,此旗藏于他后营密室之中。若能盗取黑风旗,破敌便易如反掌。小女子愿领一支人马,夜袭敌营,盗取黑风旗!”
薛丁山闻言,心中大喜,但又有些担心:“那西凉营寨防守严密,姑娘此去,恐有危险。”樊梨花自信地说道:“元帅放心,小女子自幼在黎山老母门下学艺,习得一些法术,更兼武艺不弱,定能马到成功!”薛丁山见她如此有把握,当即拨给她五百精锐士卒。
是夜,天空乌云密布,伸手不见五指。樊梨花率领五百军士,个个头扎黑巾,身穿黑衣,悄无声息地摸到西凉营寨。离营寨还有半里地,樊梨花示意众人停下,她从怀中掏出几粒“避尘丹”,分给众人服下。这避尘丹乃是黎山老母所赠,服下之后,便能在风沙中视物如常。
众人来到营寨前,西凉哨兵喝道:“什么人?”话音未落,樊梨花早已如鬼魅般冲到跟前,绣鸾凤翅尖一闪,哨兵喉咙被割开,连声音都没发出,便倒在地上。樊梨花一挥手,众人迅速潜入营寨。
他们穿过几条巷道,终于来到后营。只见一座高大的帐篷前,火把通明,数名西凉兵来回巡逻。樊梨花悄悄靠近,突然发难,绣鸾凤翅尖连挑数人,其他军士也纷纷动手,片刻间将这些哨兵解决。
众人寻得密室,见密室大门紧锁,上有符咒。樊梨花不慌不忙,口中念念有词,伸手一指,符咒顿时燃烧起来。她运起神力,“砰”的一声,一脚踹开密室大门。果见那黑风旗悬挂在正中央,散发着阵阵黑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