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24章 长恨歌传天宝恨 马嵬魂断李杨情(第3页)

 就这样过了几年,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有增无减。他听说有个叫杨通幽的方士,能上天入地,寻找魂魄,便命他去寻访贵妃的踪迹。这杨通幽先是上了九天,遍寻月宫不见;又下了黄泉,查遍地府也无。最后,他想起海外有仙山,便驾着祥云,四处寻觅,终于在东海之上,找到了一座名为“蓬莱”的仙山。

 仙山之上,有一座“玉妃太真院”,院内有一仙子,正是杨贵妃的魂魄。她听说玄宗派来使者,急忙整理仙装,走出殿来。但见她:

 头戴紫金凤冠,身披云霞羽衣。面如秋水映明月,目似春山含晓烟。虽无人间富贵妆,却有天上神仙态。

 贵妃见到玄宗的画像和信物,泪如雨下,问道:“陛下可还安康?”又取出金钗一股,钿盒一半,让使者带回,道:“为我谢陛下,愿世世为夫妇。”说罢,又想起长生殿的誓言,遂吟道: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”

 使者回到长安,将信物和贵妃的话告诉玄宗。玄宗听后,更是悲痛欲绝,从此一病不起。宝应元年(公元762年),玄宗在孤独与思念中驾崩,享年七十八岁。

 列位,这李杨的悲剧,感动了无数后人。到了中唐时期,大诗人白居易有感于此,遂作《长恨歌》,将这段爱情悲剧写得荡气回肠。诗中既有“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”的盛唐气象,也有“六军不发无奈何,宛转蛾眉马前死”的凄惨场景,更有“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”的千古遗憾。

 白居易写这首诗时,距离安史之乱已过去五十多年,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感慨却从未停止。有人说,这是红颜祸水的例证;有人说,这是帝王爱情的悲歌;还有人说,这是盛唐由盛转衰的缩影。其实,杨贵妃不过是个被命运捉弄的女子,她的美貌既是福,也是祸。而玄宗皇帝,前半生是励精图治的明君,后半生却成了耽于享乐的昏君,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、爱人惨死的下场,怎不令人唏嘘?

 这《长恨歌》一传出来,便风靡天下,人人争相传诵。后来,陈鸿又作《长恨歌传》,将故事详细记载下来,使得这段悲剧更加深入人心。直到今天,人们来到马嵬坡,来到华清宫,依然能感受到那段历史的余温,听到那首悲歌的回响。

 列位看官,这正是:

 开元盛世转头空,天宝繁华一梦中。

 唯有长生殿里月,至今犹照马嵬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