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黄巢起义破长安 僖宗逃亡奔蜀地(第2页)
同年十一月,王仙芝在黄梅(今湖北黄梅)与唐军决战,兵败被杀,余部投奔黄巢,推黄巢为盟主。黄巢自称“冲天大将军”,改元“王霸”,设置官署,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农民政权。他分析形势,认为中原唐军实力较强,便率军南下,渡过长江,进入皖南、浙江、福建等地,一路势如破竹,攻克福州。
乾符六年(公元879年),黄巢率军攻克广州,在此休整军队,扩充势力。他发布檄文,痛斥唐朝宦官专权、官吏贪暴、科举不公等弊端,提出“禁刺史殖财产,县令犯赃者族”的政治主张,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支持。此时起义军已发展到百万之众,黄巢决定北伐,直取长安。
广明元年(公元880年),黄巢率大军从广州出发,沿湘江北上,攻克潭州(今湖南长沙),又在江陵(今湖北江陵)大败唐军,随后渡过淮河,进入河南。他发布公告:“吾道淮南,逐群盗,非敢犯州县,将入东都,至京师,问罪皇帝耳!”明确表示只诛皇帝,不扰百姓,因此所到之处,州县官吏纷纷望风而降。
十一月,起义军攻克东都洛阳,唐僖宗闻讯,吓得魂飞魄散,急忙召集群臣商议。宰相卢携建议调泾原、朔方等镇兵拱卫长安,却因与宦官田令孜不和,被罢官贬斥。田令孜推荐其兄陈敬瑄为西川节度使,准备一旦长安失守,便逃往四川。
黄巢在洛阳休整三日,便率大军西进,直逼长安的东大门——潼关。唐僖宗命田令孜率神策军前往防守。列位,这神策军本是唐朝的禁军精锐,但此时的神策军多是长安富家子弟,平日只知吃喝玩乐,从未上过战场,听闻要去潼关打仗,吓得抱头痛哭,竟有人用重金雇佣乞丐代战。
黄巢大军抵达潼关城下,但见:
旌旗蔽日,刀枪如林。百万大军列阵关外,号炮震天,喊杀声直上云霄。
黄巢立马阵前,亲自擂鼓助威,起义军士气大振,发起猛攻。唐军守将张承范率军拼死抵抗,无奈寡不敌众,加之神策军临阵脱逃,潼关很快被攻克。
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,城内顿时大乱。唐僖宗带着田令孜等少数宦官,以及妃嫔、亲王,在神策军残部的护卫下,仓皇逃离长安,直奔四川而去。临行前,僖宗望着巍峨的宫殿,不禁泪如雨下,却也无可奈何,只得策马西奔。
广明元年(公元880年)十二月初五,黄巢率领起义军,浩浩荡荡进入长安。长安百姓夹道观看,只见起义军:
头戴黄巾,身穿赭衣。队伍整齐,纪律严明。
黄巢乘坐金色肩舆,在众将的簇拥下,缓缓驶入城门。他见百姓们面带恐惧,便下令:“黄王起兵,本为百姓,非如李氏不爱汝曹,汝曹但安居无恐!”百姓们这才放下心来,纷纷欢呼万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