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39章 霜刃盗盒惊魏博 素手止戈定潞州(第2页)

 红线心中大怒:“好个田承嗣,竟敢谋逆犯上,涂炭生灵!”她再看田承嗣,见他面如锅底,豹头环眼,身材魁梧,正坐在一张虎皮交椅上,左手边的几案上,放着一个金光闪闪的盒子,约有一尺见方,四周雕刻着龙凤图案,盒盖上嵌着一颗夜明珠,熠熠生辉。

 红线暗道:“这金盒必是田承嗣的心爱之物,或藏有兵符密信之类。若盗走此物,定能挫其锐气。”主意已定,她悄悄溜下房檐,避过巡逻武士,来到正堂窗下。此时堂中众人正饮酒作乐,田承嗣已有醉意,伏在案上打盹。

 红线看准时机,身形一晃,如鬼魅般潜入堂中,直扑几案。众武士尚未反应过来,她已伸手取了金盒,转身便走。有武士惊呼:“有刺客!”拔刀来追。红线拔出霜刃短剑,寒光一闪,只听“叮叮当当”几声,数把钢刀竟被削断!武士们大惊失色,不敢近前。

 红线趁乱纵身一跃,上了房梁,回头对田承嗣道:“我乃潞州薛嵩麾下红线是也!今取公金盒,聊作纪念。公若再动潞州之念,他日取公首级,亦如探囊取物!”说罢,身形一闪,消失在夜色中。

 田承嗣被惊醒,见金盒被盗,又听红线之言,吓得酒意全消,冷汗浸透了衣衫。他望着空荡荡的几案,颤声道:“此女……真神人也!若她要取我性命,早已得手了……”众心腹面面相觑,皆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
 再说红线,出了节度使府,一路疾驰,天明时分已回到潞州。她来到薛嵩房中,见薛嵩一夜未眠,正焦躁不安。红线将金盒往桌上一放,笑道:“大人请看,这是田承嗣的金盒。”

 薛嵩见金盒,又听红线详述昨夜之事,不禁大喜过望,连连称奇:“红线真乃我潞州的福星也!有你在此,何惧田承嗣!”他打开金盒,见里面并无兵符,只有一副田承嗣的生辰八字,用黄绫包裹。红线道:“此乃田承嗣视为命根子的‘本命金盒’,藏有他的生辰八字,以为能避祸消灾。今被我盗来,他必心惊胆战。”

 正说间,忽有探子来报:“启禀大人,魏博镇派来使者,现已在府外求见。”薛嵩与红线相视一笑,道:“果然来了。”便命人请使者入内。

 那使者见了薛嵩,面色惶恐,纳头便拜:“我家大帅田承嗣,闻知红线女侠大驾光临,特命小人送来书信一封,另有薄礼一份,望大人笑纳。”说罢,呈上书信和礼单。

 薛嵩打开书信,只见上面写道:“承嗣不才,误听谗言,致有冒犯之意。今见红线女侠神技,方知大人麾下有此神人,承嗣何敢再有异心?愿与大人永结盟好,共保边境安宁……”薛嵩看罢,哈哈大笑,命人厚待使者。正是:“一盒能止干戈起,侠女威名震四方。”

 自红线盗盒之后,田承嗣果然收敛了野心,不仅撤回了边境的军队,还派使者向薛嵩赔礼道歉,送上金银珠宝无数。薛嵩一一收下,却将大部分分给了军中将士和贫苦百姓,潞州百姓听闻此事,皆称红线为“救苦救难的侠女”。

 一日,薛嵩在府中设宴,款待红线,潞州文武官员皆在座。席间,薛嵩举杯道:“潞州能保平安,全赖红线女侠之力。某欲奏请朝廷,为女侠请功,封官赐爵,以彰其德。”

 众官员纷纷附和:“大人所言极是,红线女侠当受此殊荣!”

 红线却起身推辞道:“大人美意,妾身心领了。然妾身本是江湖中人,蒙紫烟仙师指点,助大人化解危难,今兵戈已息,妾身当遵守师命,归隐山林,望大人成全。”

 薛嵩大惊:“女侠何出此言?潞州百姓皆仰仗女侠,若女侠离去,某如失臂膀啊!”

 红线微微一笑:“大人不必忧虑,田承嗣经此一吓,已不敢再犯潞州。况且天下藩镇割据,非妾身一人之力能改变。妾身志在江湖,不愿为官家所缚。”说罢,从袖中取出金盒,放在桌上:“此盒请大人送还田承嗣,以表大人宽宏之意,亦可绝其妄念。”

 薛嵩见红线去意已决,知不可强留,不禁怅然若失:“既然女侠决意归隐,某也不敢强留。只是不知女侠此去,将往何处?”

 红线道:“天下之大,何处不可为家?妾身将云游四海,仗剑行侠,若他日大人有难,可点燃此香,妾身或能知晓。”说罢,取出三支清香,交与薛嵩,又道:“此乃‘信香’,产自海外,点燃后香气能达千里。”

 薛嵩含泪接过,又命人取来金银绸缎,欲赠予红线。红线笑道:“妾身乃江湖人,要这些身外之物何用?”说罢,向众人一揖,转身欲走。

 忽有一武将起身道:“女侠且慢!某愿与女侠同去,学那江湖侠义!”又有几个年轻武士纷纷响应。红线摇头道:“江湖路远,非人人能走。各位且在此保家卫国,亦是侠义之举。”说罢,向薛嵩深施一礼:“大人保重,妾身去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