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2章 晋王父子复唐志(第2页)

 天佑三年(906年),太原晋王府的病榻前,李克用把儿子李存勖叫到身边,从锦盒里取出三支箭:"这第一支箭,替我灭刘仁恭,他曾背叛我;第二支箭,伐契丹,背盟附梁;第三支箭,必灭朱温,报上源驿之仇!"(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)李存勖含泪接过箭,放入太庙供奉,每次出征必取箭带在身边。

 这李存勖小字"亚子",自幼善骑射,《旧五代史》说他"幼而聪悟,善音律,通《春秋》"。十岁时,他随李克用征讨王行瑜,因战功被唐昭宗抚摸着背说:"儿有奇表,后当为国家栋梁。"成年后,他不仅勇武过人,更擅长谋略。乾化二年(912年),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杀死,梁国内乱,李存勖抓住机会,亲率大军攻梁。

 柏乡之战是李存勖的成名作。当时梁军号称十万,列阵于野,铠甲闪光,"望之如银海"。李存勖却对部将说:"梁军虽众,皆市井无赖,吾今日破之,遂定霸业!"(《资治通鉴》)他命周德威率骑兵骚扰,待梁军疲惫,亲率主力冲击,斩杀梁军两万余人,缴获粮草器械无数。此战后,梁军元气大伤,晋军声威大振。

 天佑十八年(921年),潞州城外的夹寨突然炸开了锅——李存勖亲率的晋军如神兵天降,攻破了这座号称"固若金汤"的梁军大营。《五代史补》记载了此战的奇谋:李存勖先放出消息,说自己回太原奔丧,梁军放松警惕;暗地里却率军倍道兼行,"衔枚夜进,大雾蔽野,及寨,梁军犹未觉"。

 更绝的是李存勖的心理战术。战前,他在军中假扮商人,混入梁军营地,听士兵抱怨:"王师久驻,粮草不继,思归心切。"他回来后对部将说:"梁军厌战,此乃破敌之机。"(《旧五代史》)果然,晋军突袭时,梁军士兵争相逃命,自相践踏,主将符存审仅以身免。此战彻底解除了潞州之围,也让李存勖"战神"的名号传遍天下。

 李存勖不仅会打仗,还擅长收买人心。他攻破魏州时,城中百姓惊恐,他却下令:"敢扰民者,斩!"还亲自到田间慰问老农,赐给布帛粮食。《册府元龟》记载,有位老农感动得跪地说:"自朱温暴虐,民不聊生,今遇王师,如见天日!"这一手"仁义之师"的戏码,为他后来称帝打下了民心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