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马殷据楚兴农商
后梁开平元年(907年)秋,潭州(今长沙)城南的百亩茶园里,身着粗布衣衫的马殷正捏着茶饼仔细端详。这位时年五十岁的楚王,手指摩挲着饼面凸起的龙凤纹饰,对身旁的茶商笑道:"唐时湖茶难入中原,今吾以茶易天下之货,楚地可富矣。"这场发生在王府茶园的对话,揭开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最成功的经济改革序幕。从木匠到楚王的马殷,用近三十年时间将荒蛮的湖南之地,打造成"赋役不重,百姓富安"的鱼米之乡,其农商并举的治国方略,至今仍在湖湘大地留下深远印记。
唐大中六年(852年),许州鄢陵(今河南鄢陵)的木匠铺里,少年马殷正挥斧劈柴。这位后来被称为"马木匠"的五代枭雄,早年因战乱流落江湖,曾以木匠、商贩为生。乾符年间,黄巢起义席卷中原,马殷与同乡刘建锋、张佶投效忠武军,在秦宗权麾下崭露头角。光启三年(887年),秦宗权部将孙儒与杨行密争夺扬州,马殷作为先锋官屡立战功,《旧五代史》记载其"骁勇善骑射,颇得士心"。
景福元年(892年),孙儒兵败被杀,残部由刘建锋、马殷率领南下湖南。这支万人孤军沿湘江南下,在醴陵遭遇武安军节度使邓处讷的抵抗。马殷设计诱敌,于龙回关(今湖南邵东)大破敌军,斩邓处讷首级悬于潭州城门。唐廷遂任命刘建锋为武安军节度使,马殷为马步军都指挥使。不久刘建锋因私通部曲妻室被乱军所杀,军中推举马殷为帅,时年三十八岁的马殷自此成为湖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。
乾宁三年(896年),马殷接受谋士高郁"尊王仗顺"的建议,遣使向后梁太祖朱温称臣。朱温大喜,于开平元年(907年)册封马殷为楚王,允许其开府置官。马殷在潭州修建王府,仿照唐制设立天策府,任命弟弟马賨为左相,侄儿马希范为右相,形成以马氏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集团。
马殷的政治智慧在于审时度势。当淮南杨行密遣使结盟时,他对左右说:"杨王据淮南,吾据湖南,若与为敌,恐南北受敌。"遂保持中立姿态,专注经营内部。后唐灭梁后,马殷又遣使入洛,被李存勖册封为南楚国王,获得"都统武安、静江等军"的权力。这种"外尊中原,内固根本"的策略,使楚国在乱世中获得四十年和平发展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