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孟昶亡国留词韵(第2页)
除了马桶,孟昶住的宫殿更是奢华到没边。他在成都修建了一座宫殿,名叫“宣华苑”,里面亭台楼阁,奇花异草,应有尽有。据《蜀梼杌》记载,宣华苑里有一个人工湖,名叫“龙跃池”,池边用珠宝玉石砌成,湖里养着各种珍奇的水鸟。到了夏天,孟昶还让人在池子里种满了芙蓉花,放眼望去,一片锦绣,所以成都后来又叫“芙蓉城”,这名号就是从这儿来的。
生活这么奢华,钱从哪儿来呢?自然是从老百姓身上榨。后蜀的赋税那是相当重,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,但孟昶不管这些,他只管自己享乐。当时有个大臣叫李昊,就是后来给孟昶写降表的那位,曾经劝过孟昶,让他注意节俭,关心民生,但孟昶根本听不进去,照样我行我素。
孟昶在蜀地逍遥快活的时候,中原大地已经变了天。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建立了宋朝,也就是宋太祖。赵匡胤可不是个善茬,他的目标是统一天下,后蜀这么一块肥肉,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。
其实早在赵匡胤刚登基的时候,孟昶就有点慌了,他知道宋朝强大,后蜀可能不是对手。这时候,有个叫王昭远的大臣,平时喜欢读兵书,觉得自己很了不起,就跟孟昶说:“陛下不用担心,有我在,宋朝要是敢来,我就带几万人马,把他们赶到黄河里去喂鱼!”孟昶一听,觉得挺靠谱,就把防守的重任交给了王昭远。
结果呢?王昭远就是个纸上谈兵的家伙,跟战国时期的赵括有的一拼。乾德二年(964年),赵匡胤派王全斌、崔彦进等人率军伐蜀。宋军一路势如破竹,很快就打到了剑门关。剑门关是蜀地的天险,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,本来是很好的防守据点,但王昭远指挥失误,居然让宋军绕到了背后,前后夹击,蜀军失误,王昭远也成了俘虏。
消息传到成都,孟昶彻底慌了。他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,可大臣们一看这形势,都知道大势已去,纷纷劝孟昶投降。孟昶叹了口气,说:“我父子以丰衣足食养士四十年,一旦临敌,不能为我东向发一矢,今若穷兵黩武,徒苦百姓而已。”于是,他命人写了降表,向宋朝投降。
写降表的人是谁呢?就是前面提到的李昊。有意思的是,当年前蜀灭亡的时候,降表也是李昊写的,所以当时蜀地老百姓就编了个段子,说李昊是“世修降表李家”,这可真是有点尴尬。
孟昶投降后,被押送到了汴京(今河南开封)。赵匡胤对他还算客气,封他为秦国公。但孟昶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啊,从一个逍遥快活的皇帝,变成了阶下囚,这落差谁受得了?据说他到了汴京后,整天唉声叹气,茶饭不思,没过多久就生病了,不到一个月就死了,年仅47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