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陈桥雪夜龙袍现 汴梁城头王气新(第2页)
是夜三更,陈桥驿中突然人声鼎沸,火把的光芒将雪地照得如同白昼。赵匡胤在驿馆中"醉卧"榻上,耳听着帐外喧嚷,心中却一片清明。他知道,这场戏该上演了。
"点检!点检!"亲兵撞开帐门,满脸激动,"三军无主,愿奉太尉为天子!"赵匡胤"惊醒",只见帐外密密麻麻站满了将士,人人手中火把高举,映得他们脸上红光满面,神情亢奋。
"诸位这是何意?"赵匡胤故作惊讶,"我受世宗厚恩,岂能做此大逆不道之事?"(《宋史·太祖本纪》)话音刚落,便有将领高声道:"主上幼弱,我等出生入死,谁能知我等功劳?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,再行北征!"(《宋史·太祖本纪》)此言一出,群情激昂,"愿奉太尉为天子"的呼声此起彼伏,响彻夜空。
赵光义与赵普交换了一个眼色,赵普上前一步,朗声道:"诸位既有此心,须得听点检将令!"他展开手中绢帛,正是早已拟好的"约法三章":"一不得惊犯太后、幼主,二不得侵凌公卿大臣,三不得劫掠府库百姓。违令者斩!"(《东都事略》)赵匡胤接过绢帛,目光如电,扫视众将:"诸位可愿遵令?"
"愿遵点检将令!"众将轰然应诺,声震四野。
就在此时,不知是谁突然喊道:"天子须有龙袍!"话音未落,便有亲兵捧来一件明黄绸缎制成的袍子。那袍子显然是仓促赶制,针脚尚显粗糙,袖口处还隐约可见军旗的痕迹。赵匡胤看着那黄袍,想起周世宗柴荣对自己的恩遇,脸上露出犹豫之色。
"点检勿疑!"赵光义上前一步,低声道,"此乃天命所归,非人力所能拒。"赵匡胤长叹一声,任由将士将黄袍披在身上。刹那间,无数火把同时高举,将他的身影映照得无比高大,仿佛真有天命加身。
"陛下万岁!万万岁!"众将轰然下拜,山呼万岁之声直上九霄。赵匡胤望着眼前情景,想起襄阳破庙中老道的预言,想起周世宗临终前的托孤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定了定神,朗声道:"既蒙诸位抬爱,我即为天子,当与诸位共保天下太平!"(《宋史·太祖本纪》)
小主,
正月初四清晨,赵匡胤率军向汴梁城进发。行至封丘门,守将石守信、王审琦早已等候多时,见赵匡胤到来,立即大开城门。此二人皆是赵匡胤"义社十兄弟",当年曾与他在郭威帐下歃血为盟,此刻自然是里应外合。
唯一试图抵抗的是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。他听闻兵变,立即策马回家,欲召集家丁抵抗。不料途中遇赵匡胤部将王彦升。这王彦升有"王剑儿"之称,剑法狠辣,见韩通欲逃,催马赶上,大喝一声:"逆贼休走!"(《宋史·王彦升传》)韩通回身应战,却不是王彦升对手,数合之后,被一剑斩于马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