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16章 徽钦二帝北狩 宗泽三呼过河(第3页)


 建炎二年(1128年)七月,宗泽病重,诸将入府探望。他躺在床上,呼吸困难,却还在念叨:\"北伐...北伐...\"部将岳飞跪在床边:\"元帅,您放心,末将一定继承您的遗志,收复失地!\"宗泽抓住岳飞的手:\"鹏举(岳飞字),你...你要记住...渡河...渡河...\"


 第二天,宗泽病情恶化,手下人问他有什么遗言,他不说话,只是睁大眼睛望着北方。部将们明白他的心意,齐声喊:\"元帅,我们一定渡河!\"宗泽这才闭上眼,连呼三声\"过河!过河!过河!\"——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\"宗泽三呼过河\"。


 宗泽去世的消息传到东京,百姓痛哭流涕,自发为他送葬。岳飞扶着灵柩,想起宗泽的教诲,忍不住泪流满面:\"元帅,您放心,飞此生不收复中原,誓不罢休!\"


 宗泽去世后,北伐计划泡汤,徽钦二帝回南方的希望也破灭了。绍兴五年(1135年),徽宗在五国城病逝,享年五十四岁。临死前,他让人把自己埋在北方,但嘱咐钦宗:\"儿啊,爹不想死在这儿,等将来大宋收复失地,你一定要把爹的尸骨带回汴京。\"钦宗抱着他的尸体大哭,金兵却在旁边催促:\"快点埋了,臭死了!\"


 徽宗的尸体被埋在一个乱葬岗,金兵用火烧了半天,然后扔进一个水坑里,说这样可以\"提炼油脂\"。钦宗看着父亲的惨状,哭得晕了过去。后来南宋派人来接徽宗的灵柩,金国人就随便找了个棺材装上,里面其实只有一截木头。


 钦宗又活了二十多年,绍兴二十六年(1156年),金海陵王完颜亮让他和辽天祚帝比赛马球。辽天祚帝擅长骑射,想趁机逃跑,被金兵射死。钦宗身体不好,又不会骑马,从马上摔下来,被乱马踩死,享年六十一岁。他到死也没等到回南方的那一天。


 徽钦二帝的北狩之路,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皇帝受难记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北宋王朝的腐朽和软弱。从汴京到五国城,两千多里路,不仅是地理上的迁移,更是一个王朝从繁荣到灭亡的缩影。


 宗泽的\"三呼过河\",则是南宋初期主战派的绝唱。他的死,标志着南宋朝廷彻底放弃了北伐的念头,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偏安局面。赵构不是不想迎回二帝,而是不敢——迎回来,他这个皇帝还怎么当?所以他宁愿偏安江南,也不愿北伐。


 宗泽是个英雄,却生不逢时。他有北伐的决心和能力,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,最终含恨而终。他的\"三呼过河\",不仅是对北伐的渴望,更是对南宋朝廷偏安政策的控诉。


 今天我们看这段历史,除了感叹命运的无常,更要思考其中的历史教训:一个王朝如果不重视国防,不团结民心,即使经济再繁荣,也难逃灭亡的命运。同时,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,国破则家亡,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