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14章 窝阔台定中原(第3页)
窝阔台虽然只当了13年大汗,却给蒙古帝国留下了三样重要的遗产:
一是"五户丝制"。把中原的百姓按户分给蒙古贵族,每户每年交一斤丝,其他赋税归朝廷——这既安抚了贵族,又保证了中央收入,比以前的"跑马圈地"进步多了。
二是"站赤"(驿站)系统。从和林到中原,每隔五十里设一个驿站,有快马、粮食和住宿,使者和商人凭牌子就能免费使用。这让蒙古的政令能快速传到各地,就像给帝国装了"神经系统"。
三是确立了对中原的统治模式。虽然蒙古人还是看不起汉人,但总算明白"种地比放牧划算",开始任用汉人为官,比如让史天泽这样的汉族军阀管理地方。这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打下了基础。
窝阔台去世时,蒙古帝国的疆域已经从太平洋延伸到了多瑙河,成了名副其实的"日不落帝国"。但他也留下了隐患:汗位继承问题没解决,贵族们开始争权夺利;对中原的统治虽然有进步,却还带着浓厚的草原习气,民族矛盾越来越深。
1246年,贵由在库里台大会上勉强继位,可他只当了两年大汗就死了。接下来,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为了汗位打得更凶,最后拖雷的儿子蒙哥胜出——这才有了后来忽必烈建元灭宋的故事。
中原的土地,似乎总能让外来的征服者改变模样。窝阔台和他的蒙古骑兵,带着草原的风而来,却在中原的农耕文明里,慢慢学会了筑城、收税、写汉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