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3章 应天登基称洪武(第2页)


 祭天仪式比想象中复杂。赞礼官唱喏声中,朱元璋按照礼部拟定的流程,一步步完成迎神、奠玉帛、进俎、行初献礼。当他跪在天坛中央,对着皇天上帝的神位宣读祝文时,北风突然停了,阳光穿透云层,洒在他身上。\"惟我中国人民之君,自宋运告终,帝命真人于沙漠,入中国为天下主,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,今运亦终......\"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,\"臣朱元璋,敢用玄牡,昭告于皇天后土曰:定有天下之号曰明,建元洪武。\"


 \"明\"——这个国号的由来,在应天城里有好几种说法。有人说取自\"明王出世\"的明教教义,毕竟朱元璋麾下不少将士是明教信徒;有人说取自《周易》\"大明终始\",象征光明取代黑暗;还有人偷偷议论,是因为他曾尊奉的小明王韩林儿已死,他要用\"大明\"来压过那个\"小\"字。


 洪武——洪大的武功。这个年号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朱元璋对这个王朝的期待:既要用武力扫平残元,也要用铁腕整肃吏治。他太清楚元朝是怎么亡的了,不是亡于兵力不足,而是亡于官吏贪腐、法度废弛。所以在称帝前三个月,他就命刘基、宋濂制定《大明律》,开篇就写:\"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,五刑之属三千,而罪莫大于十恶。\"十恶之中,贪污受贿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。


 登基大典的重头戏在奉天殿。当朱元璋坐上那把新做的龙椅时,殿外传来三声炮响,接着是礼乐齐鸣。李善长捧着劝进表,再次率百官跪拜:\"恭请陛下登极!\"朱元璋俯视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,徐达、常遇春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,刘基、宋濂这些运筹帷幄的谋士,还有那些从龙入关的文臣武将,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激动和敬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