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8章 朱标病逝埋隐患

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四月二十五,南京突然下起了冰雹。豌豆大的冰粒砸在奉天殿的琉璃瓦上,噼啪作响,像无数只手在敲打宫殿的门窗。朱元璋正对着一幅《万里江山图》发呆,太监们连滚带爬地冲进来:“陛下!太子……太子爷薨(hong,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,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)了!”

 朱元璋愣了半晌,突然抓住太监的衣领嘶吼:“你说什么?标儿前几日还跟朕议事,怎么会……”话没说完,这位铁石心肠的帝王,竟当众瘫坐在龙椅上,老泪纵横。

 朱标出生那年,朱元璋正在攻打集庆(今南京)。听说长子降生,他兴奋地在山上刻石:“到此山者,不患无嗣。”或许是这份初为人父的喜悦太过浓烈,朱元璋对朱标倾注了毕生心血。

 这孩子打小就跟朱元璋不一样。朱元璋脾气暴躁,朱标却温文尔雅;朱元璋信奉“乱世用重典”,朱标总劝他“以仁治国”。有次朱元璋要处死大臣宋濂,朱标跪在地上求情,说:“臣若不能救老师,何以面对天下学子?”朱元璋气得把椅子都掀了,朱标却不起来,最后朱元璋没办法,只好赦免了宋濂。

 《明实录》里说朱标“性仁厚,有君人之度”,但民间传说里,这位太子也有“硬气”的一面。有回他跟朱元璋争论刑罚太重,朱元璋偷偷把一根满是尖刺的荆棘扔在地上,让他捡起来。朱标看着尖刺犯难,朱元璋说:“朕这是在为你拔刺啊!”朱标却反问:“上有尧舜之君,下有尧舜之民。要是陛下能像尧舜那样仁政,何必要拔刺呢?”气得朱元璋抄起椅子就砸,朱标赶紧跑,怀里掉出一幅画——那是马皇后背着朱标逃难的画像。朱元璋看到画,想起死去的皇后,顿时没了脾气。

 为了培养朱标,朱元璋请了全天下最牛的老师:宋濂教他读书,徐达教他兵法,刘基教他谋略。洪武十年(1377年),朱元璋干脆下令:“朝中政事先启太子处分,然后奏闻。”也就是说,国家大事先让朱标处理,再报给他看。这时候的朱标,就像明朝的“第二太阳”,所有人都觉得,等他登基,一定会是个明君。

 可随着朱标越来越成熟,他和朱元璋的矛盾越来越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