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19章 土木堡陷帝蒙尘
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八月,宣府城外的野草已被马蹄踏成烂泥。十万明军像条首尾不能相顾的长蛇,在连绵秋雨中踉跄前行。朱祁镇坐在颠簸的龙辇里,掀开轿帘望见的,是士兵们一张张菜色的脸——他们已经三天没正经吃过饭了。
大军出居庸关时还是晴空万里,可刚过怀来,就下起了瓢泼大雨。《明实录》记载"军士被雨,衣甲尽湿,冻馁(něi)死者甚众",但王振似乎毫不在意。当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劝他"暂驻宣府避雨",这位"王先生"竟勃然大怒:"瓦剌人就在身后,你想让陛下被俘虏吗?"
其实王振心里打的还是老家的主意。大军原定直奔大同,他却突然下令改道蔚州——那里是他的故乡,他想让皇帝"驾临"自家府邸,好让乡亲们瞧瞧他的风光。可走了没两天,他又变卦了:"秋收在即,大军踏坏庄稼可不好。"硬是让队伍原路返回。这一来一回,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,还把明军逼到了绝境。
有个叫袁彬的小官,当时在锦衣卫当差,后来写了本《北征事迹》,里面记了件怪事:改道那天夜里,有个老兵突然发疯,抱着一棵大树哭喊:"我看见土木堡那边有无数冤魂!"王振听说后,当即让人把老兵拖出去斩了,还骂道:"妖言惑众,动摇军心!"刚处斩了这个士兵,前方就传来急报——瓦剌骑兵已经追上了后卫部队。
八月十三日,明军行至鹞儿岭(今河北涿鹿西北)。这里两山夹一谷,本是设伏的好地方,可王振连侦查都没做,就催着大军往里钻。刚过岭口,两侧山上突然滚下巨石,紧接着箭如飞蝗般射来——也先的主力早就等在这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