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46章 万历清算张居正(第2页)


 最让万历兴奋的是,有人开始翻出“夺情”旧案。御史李植上奏说:“张居正父丧不归,夺情起复,违背纲常,此乃大不孝。他还逼着陛下违背祖制,支持他留任,其心可诛!”


 这话说到了万历的心坎里。他一直觉得,张居正“夺情”是假,恋栈权位是真。当年满朝文武都反对,唯独张居正让他下旨“夺情”,还把反对最凶的吴中行、赵用贤等人廷杖流放。那时他年纪小,觉得张居正说的“为了国家”都是对的,如今想来,不过是权臣胁迫幼主的把戏。


 “李植说得对!”万历把奏折拍在案上,“一个连父亲都可以不顾的人,怎么可能真心辅佐朕?”


 清算的大网,就此彻底张开。万历十年十二月,张居正生前推荐的礼部尚书潘晟(shèng)刚要上任,就被六科给事中联名弹劾,说他“依附张居正,品行不端”。潘晟是个老滑头,见势不妙,连夜辞官回了浙江老家,临走前叹道:“张太岳(张居正号太岳)啊张太岳,你活着时我沾你的光,你死了我却要被你拖累,这官场,真是薄情寡义!”


 潘晟的罢官,成了清算张居正的导火索。紧接着,张居正的儿子张敬修被免去锦衣卫指挥的职务,发配到云南充军;另一个儿子张嗣修,原本是榜眼(科举考试殿试第二名),也被革去功名,贬为庶民。


 万历十一年三月,辽东巡按御史郭惟贤上奏,说戚继光镇守蓟州时,“靡费军饷,所修敌台多为豆腐渣工程”,请求朝廷彻查。戚继光和张居正关系铁,这是朝野皆知的事,郭惟贤的奏折,明摆着是冲着张居正来的。


 万历想起戚继光当年带着戚家军进京,张居正让他们在宫门外操练,自己站在城楼上,接受百官的恭维,那时候的戚继光,看自己的眼神都带着傲气。“准奏!”皇帝咬着牙说,“把戚继光调往广东,当个闲职总兵,让他好好反省!”


 消息传到蓟州,戚继光正在巡视长城。他抚摸着亲手督建的敌台,那砖缝里的糯米汁还散发着淡淡的米香,怎么就成了“豆腐渣工程”?他望着北方的草原,突然想起张居正去年给他写的信,说“蓟州安稳,便是大明安稳,待我致仕,便来与将军共饮长城上的西北风”。如今人去楼空,诺言成空,只剩下这呼啸的寒风,像在为他送行。


 更狠的还在后面。万历十一年四月,抄没张居正家产的圣旨降下。钦差大臣丘橓(shun)带着锦衣卫,气势汹汹地冲进江陵(今湖北荆州)张居正的老家。《明史·张居正传》记载,这次抄家“锢其门,子女多饿死者”,意思是封锁了张家大门,不让人进出,张居正的子女很多都饿死了。


 丘橓为了逼张家交出钱财,把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吊起来打,还当着他的面拷打他的妻妾。张敬修不堪受辱,写下血书后自杀,血书上说:“先父一生为国,虽有专权之嫌,却无贪污之实。丘橓等人构陷(gou xiàn,设计陷害)忠良,必遭天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