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62章 崇焕冤死西市口

崇祯三年(1630年)八月十六,中秋刚过,北京西市的刑场已经围得里三层外三层。老百姓踩着露水往这儿赶,手里攥着石子、烂菜叶,还有人揣着刚买的烧酒——不是为了喝,是听说今天要剐的是个“通敌卖国”的大奸臣,得用酒漱漱口,才好骂得痛快。

 刑场中央立着根柱子,柱子上绑着个穿囚服的人。头发花白了大半,脸上都是冻疮和伤痕,可脊背依旧挺得笔直,正是被关了八个月的袁崇焕。他望着天边那轮残月,嘴里低声念着什么,风一吹就散了,没人听得清。

 “来了来了!”人群突然骚动起来。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骑着马穿过人墙,手里举着一卷黄纸,那是皇帝的最终判决:“袁崇焕,通敌谋叛,罪大恶极,着凌迟处死,传首九边!”

 “好!”人群里爆发出叫好声。有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兵挤到前面,举着拐杖骂:“袁崇焕!你这个奸贼!我儿子在遵化战死,就是你放后金进来的!”

 袁崇焕慢慢转过头,看着那张愤怒的脸,突然笑了。这笑容里没有恨,只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。他想起崇祯二年那个冬天,自己率关宁铁骑在北京城下血战,德胜门的箭雨差点把他射成刺猬,那会儿这些百姓,是不是也曾在城楼上为他们喊过好?

 八个月前,他被关进锦衣卫诏狱的那一刻,其实还抱有希望。他写了三封血书,说自己没有通敌,说杀毛文龙是为了整肃军纪,说后金入塞是自己调度失误,求崇祯给他一个辩白的机会。可血书送进去,都石沉大海。

 后来他才知道,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。后金从北京城外撤走前,故意放了两个被俘的太监,让他们“偷听到”袁崇焕与皇太极密约的对话。这俩太监逃回宫里,添油加醋一说,崇祯原本就摇摆的心,彻底偏了。

 不少大臣也落井下石,兵部尚书梁廷栋跳得最欢,他以前跟袁崇焕在辽东共事,俩人吵过架,这会儿抓住机会就上书:“袁崇焕拥兵自重,不救遵化,不护通州,摆明了是要逼宫!”吏部尚书王永光也跟着附和,说袁崇焕给后金写过信——那其实是袁崇焕想招降后金将领的试探,被他们当成了铁证。

 只有少数人替他说话。大学士成基命跪在文华殿外哭了三天,说:“袁崇焕就算有罪,也该让他戴罪立功,毕竟关宁铁骑只认他一人。”崇祯却冷冷地说:“他要是反了,你担得起责任吗?”成基命就不敢再说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