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78章 李定国两蹶名王(第3页)

 可就在李定国准备乘胜北伐时,孙可望的“神操作”来了。他见李定国功高震主,竟亲率十万大军从贵阳赶来,不是增援,而是要“讨伐”李定国。两军在湖南宝庆(今邵阳)相遇,李定国看着对面熟悉的旗帜,心痛得像被刀割:“孙可望!清军还在,你要自相残杀吗?”孙可望理都不理,下令进攻。

 这场内战打了三天三夜,李定国不愿手足相残,主动撤退,退回广西。孙可望虽然“赢”了,却把湖南的地盘拱手让给了清军。等他回过神来,才发现自己成了南明的公敌——将领们骂他“奸贼”,百姓们唾弃他,连永历帝都偷偷派人给李定国送信,让他“清君侧”。

 顺治十四年(1657年),孙可望走投无路,居然降了清,还把云南的虚实全告诉了清军。第二年,清军三路大军进攻云南,李定国虽然拼死抵抗,却独木难支。他在磨盘山设下埋伏,差点全歼清军主力,可因为叛徒泄密,功败垂成。

 很多年后,李定国在云南勐腊(mèng là)病逝,临死前还对着北京的方向喊:“宁死荒徼,勿降也!”(《西南纪事》)他的部下没有忘记他,在勐腊建了座“汉王庙”,当地百姓逢年过节都去祭拜。

 李定国的“两蹶名王”,就像南明末年的一道闪电,短暂却耀眼。它证明了只要团结一心,清军并非不可战胜;可它更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南明内部的腐朽——就算有再厉害的将领,再辉煌的胜利,也挡不住无休止的内斗。这或许就是历史最无奈的地方:英雄拼尽全力点燃的火种,往往被自己人亲手浇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