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甲午海战北洋殁(第3页)
午后三时,日军舰队开始撤离。海面上漂浮着木板、帆布和尸体,油污在阳光下泛着五颜六色的光。定远舰的烟囱被打断了两根,甲板上的火炮只剩下四门能正常发射,水兵们或坐或卧,有的在包扎伤口,有的在默默打捞落水的同伴。丁汝昌被扶进舱室,看着桌上的战报,上面写着"阵亡官兵千余人,沉四舰,伤四舰",而日军仅沉一艘鱼雷艇,伤数舰。
"给李中堂发电。"丁汝昌命令到,"黄海激战,我军伤亡惨重,然定远、镇远尚存,仍可再战。请速拨炮弹、燃煤,重整舰队。"
可他等不来足够的补给了。李鸿章为保存实力,下令北洋水师"避战保船",困守威海卫港。两个月后,日军从陆路攻陷威海卫炮台,海陆夹击北洋水师。定远舰在刘公岛附近触雷,刘步蟾下令将军舰炸沉,随后服毒自尽,践行了"舰亡人亡"的誓言。
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七,丁汝昌在威海卫水师提督署里,收到了日军的劝降书。他将劝降书撕得粉碎,给李鸿章写下最后一封奏折:"汝昌等决不弃报国大义,今惟有一死以尽臣职。"(《甲午战争档案史料》)当晚,这位在黄海海战中受伤的提督,饮下了一杯鸦片酒,终年五十九岁。他的遗体被发现时,手中还攥着那份未发出的战报。
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北京,光绪帝在养心殿痛哭失声,将奏折摔在地上:"二十年苦心经营,竟毁于一旦!"而在日本,明治天皇亲赴广岛大本营,嘉奖联合舰队官兵,举国狂欢。这场海战的胜负,不仅决定了甲午战争的走向,更彻底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与落后——当日本明治政府每年投入国库收入的三成建设海军时,清廷却将海军经费挪用修建颐和园;当日本水兵在舰上钻研战术时,北洋水师的部分将领却在岸上置产纳妾。
黄海的波涛依旧拍打着海岸,只是那片海域里,永远沉睡着致远舰的残骸,沉睡着邓世昌与"太阳"犬相拥的忠魂,沉睡着北洋水师将士们未竟的壮志。如果他们有幸看到今日“辽宁”“山东”“福建”三艘庞然巨物在海面上劈波斩浪的情景,应该是满怀的欣慰与自豪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