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3章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(第2页)
革命党内部,分歧也越来越大。黄兴等将领看着士兵们挨饿受冻,心疼不已,劝孙中山:“先生,若再僵持,恐革命成果毁于一旦,不如暂让袁世凯,待羽翼丰满再图大业。”孙中山虽不舍共和大权,却也明白现实残酷。恰在这时,袁世凯让段祺瑞等北洋将领联名通电,威胁若不接受和谈条件,就率军南下。这一下,革命党内部求和声浪更高,孙中山无奈,只得在和谈桌上妥协。
1912年2月,南北和谈有了结果。孙中山承诺,只要袁世凯逼清帝退位、拥护共和,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与他。很快,袁世凯便发力,逼着溥仪颁布退位诏书。《清帝逊位诏书》里,“将统治权公诸全国,定为共和立宪国体” ,标志着封建帝制终结,可这背后,是革命党与袁世凯的妥协交易。2月13日,孙中山信守承诺,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,推荐袁世凯继任。
消息传开,南京街头,有百姓不懂政治博弈,只知大总统要换人,三三两两议论:“孙大总统为共和出力,怎么就让给袁世凯了?”也有革命志士痛心疾首,觉得共和被“卖”了。可孙中山有苦难言,他在辞职咨文中写道:“文(孙中山自称)之志愿,惟在造一大中华民国……若袁公能举总统之实,文亦乐让。”他盼着袁世凯真能守护共和,让革命党有时间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