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11章 蔡锷南下举义旗(第2页)
1915年12月,袁世凯宣布称帝,改次年为“洪宪元年”。?*天/禧|\小·=说§@网$ ,;追-\最?新%章?-节§#3消息传出,举国哗然。蔡锷借治病之名,历经艰险从北京脱身,经天津、上海,转道越南,于12月19日抵达昆明,受到云南军民的热烈欢迎。
12月25日,蔡锷与唐继尧、李烈钧等通电全国,宣布云南独立,成立“护国军”,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,出兵四川;李烈钧任第二军总司令,出兵广西;唐继尧任第三军总司令,留守云南。通电中怒斥袁世凯“背叛共和,复辟帝制,天人共愤”,呼吁“拥护共和,反对帝制”,史称“护国起义”。
护国军的装备简陋,兵力不足两万,与袁世凯的十万北洋军相比,实力悬殊。但蔡锷凭借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,在川南战场创造了奇迹。1916年1月,护国军进攻叙府(今宜宾),首战告捷;2月,在纳溪战役中,蔡锷亲临前线指挥,与北洋军展开拉锯战,双方伤亡惨重。他抱病督战,有时甚至咳血不止,部下劝他休息,他却说:“我身肩护国重任,岂能因小病而误大事?”将士们见主帅如此,士气大振,硬是顶住了北洋军的猛攻。
护国起义的枪声,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。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浙江等省相继宣布独立,反袁浪潮席卷全国。北洋军内部也出现分裂,冯国璋等将领消极怠战,甚至暗中反对帝制。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,不得不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,恢复共和,但他仍想保住大总统之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