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木工祖师爷·鲁班:墨斗量乾坤,锯子开天地(第2页)
天微亮时,这柄“铁齿”终于成了。公输般提它往太庙工地去,晨光里,那排尖齿闪着寒芒,引得早起的工匠围拢过来。·精\武/小~说^网~ !已`发`布\最?新`章!节¢
“这是什么?铁梳子?” 络腮胡工匠嗤笑,“般小子,你是想给木头梳头不成?”
公输般不答,将铁齿按在楠木上,双手紧握两端,猛地一拉!
“刺啦——”
一声锐响划破晨雾,木屑如碎雪纷飞。众人惊得后退半步,只见那坚硬如铁的楠木,竟被这“铁齿”割出一道深痕。公输般再拉再拽,不过半个时辰,原本坑洼的木面竟变得平整如镜,连木纹都清晰可见。
络腮胡工匠张大了嘴,斧头“当啷”落地。监工李头奔过来,伸手抚过木面,又摸了摸那铁齿,忽然对着公输般深揖一礼:“小师傅……不,公输先生,这物件,当真是神了!”
“它叫‘锯’。” 公输般抹去额汗,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亮。
消息传入鲁宫时,定公正与大夫论政。闻听有此奇物,定公掷下竹简:“此等巧思,怕是上古‘鲁班’(注:古之巧匠通称)复生,亦不过如此!” 从此,“鲁班”之名渐取代“公输般”,传遍列国。
鲁班的奇巧远不止于此。盖曲阜宫阙时,立柱总难垂直,他取麻绳系墨斗,末端悬一铜锤,绳直如矢,墨线弹出,梁柱便立得端正——此乃“墨斗”,后世木匠开工必先弹线,叫做“定乾坤”。
他见工匠削木后,木面总有毛刺,便取硬木为身,内嵌铁片为刃,推之如行云,木面顿时光润——此为“刨子”。又制“曲尺”,刻“财、病、离、义、官、劫、害、吉”八字,量木时避凶就吉,成了木匠的金科玉律。
最传奇的物件,莫过于“木鸢”。《韩非子》载:“鲁班削竹木为鹊,成而飞之,三日不下。” 传闻此鸢腹有机括,能载人越山渡河。一日,其母好奇,私乘木鸢往会稽,当地人见此物非禽非兽,疑为妖物,竟以石击之,老夫人坠亡。
鲁班抚母尸,泣血三日,将木鸢劈为齑粉。匠人营中自此传下训言:“工巧者,辅人而非役人,过则为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