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第11章 梳篦祖师爷·赫连勃勃铁梳理丝除垢秽一把木梳顺民心
这天下行当,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有个开山立派的祖师爷。要说这梳篦一行,从业者供的是位杀人不眨眼的帝王——十六国时期胡夏国主赫连勃勃。您要问了,这暴君怎么成了梳篦祖师?这还得慢慢说起。
赫连勃勃本姓刘,出身匈奴铁弗部,生得身高八尺五寸,腰带十围,面如冠玉却目露凶光 。他本是后秦骁骑将军,趁乱世自立为王,在陕北高原筑起统万城,那城墙用糯米汁混合石灰夯筑,硬如铁石,至今遗迹犹存。这位帝王素以残暴闻名,筑城时若锥子能插进城墙一寸,监工就要被活埋;打造兵器时,若弓箭射不穿铠甲,工匠就得人头落地 。可谁能想到,这杀人如麻的暴君,竟与梳篦结下不解之缘?
传说赫连勃勃征战关中时,见士兵们栉风沐雨,头发里生满虱子,军心涣散。他忽想起幼年流落民间时,母亲曾用竹片为他梳理头发,便命随军工匠制作梳篦。工匠们用黄杨木削成梳背,竹篾劈成细齿,浸过桐油的篦子能刮净发垢。赫连勃勃亲自设计梳背纹饰,将匈奴狼图腾与汉地云纹融合,制成\"狼云纹\"梳篦,既实用又美观。士兵们用后神清气爽,战斗力大增,从此梳篦成了军队标配。
赫连勃勃的妃子曹氏,在统万城深宫之中,将梳篦改良成发饰。她用金箔包裹梳背,镶嵌绿松石,制成\"金狼头篦\",每逢大典便插于发髻,威仪赫赫。这手艺传至民间,常州匠人得其精髓,终成\"宫梳名篦\"的美誉 。
梳篦虽小,却是门精巧的手艺。常州老匠人常说:\"制篦如炼丹,一步走错就见血。\"这行当最凶险的工序叫\"拉篾\",匠人需手持竹片,在三尺长的铡刀上来回拉动,直到篾片薄如蝉翼、宽窄如一。清代《常州赋》记载:\"削竹成篦,朝京门内比户皆为\",这薄薄的篦箕要经七十二道半工序,单是\"编楂\"就有十二道半,稍有不慎就会划破手指,血浸篾片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