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1章 混沌未分:“道”与“太极”的宇宙本源

在中国的历史中,宇宙还没睡醒的时候,是什么模样?

 既不是黑,也不是白,更没有天和地的模样。那时候的宇宙啊,就叫“混沌”。

 《庄子》里说,这混沌是“中央之帝”,没有七窍,不长手脚,就那么圆滚滚地悬在那儿。旁边还有两个天帝,一个叫倏,一个叫忽,住在东边和西边。这俩见混沌光秃秃的,心里过意不去:“咱都有鼻子有眼,能喘气能说话,哥们儿你这样哪成?”于是天天拿着凿子锥子,想给混沌开窍。第一天凿出俩眼,第二天凿出个鼻子,第三天凿出张嘴……等第七窍都开好,俩人才拍手说“成了”,回头一看,混沌早没气了。 混沌本来是圆满的,一旦被凿出七窍,反倒死了。

 那时候的混沌里,没有上下左右,没有过去将来,连“时间”都还没学会走路。就只有一股气,忽悠悠地转着,有时候浓得化不开,有时候又淡得抓不着。后来的人叫这股气“道”,说它比混沌还老,是混沌他娘。《道德经》里说得明白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这“一”,就是混沌;那“道”呢,连“一”都不是,是“无”——但这“无”不是空,是什么都有。

 你见过冬天河面的冰吗?看着硬邦邦的一块,底下的鱼啊、草啊、水啊,全冻在里头,分不清谁是谁。混沌就像这冰,而“道”就是冻成冰之前的水,看着啥都没有,却能变成冰,化成气,还能养着鱼。古人琢磨宇宙,不像是西方人那样,非要找个“上帝”来凭空造世界,他们觉得宇宙就像棵树,混沌是刚冒头的芽,“道”是埋在土里的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