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野史大甩卖一路逆风的80后

第9章 帝俊:被遗忘的上古天帝

天地初定之时,日月还未遵循固定轨迹轮转,草木生灵皆在混沌中待养。那时没有金碧辉煌的凌霄宝殿,没有统御三界的森严天界,唯有帝俊居于天地之间,行踪无定——有时憩于东方扶桑树的梢头,有时宿在西方昆仑山的石洞里,有时浮于南海琼岛的云霭上,有时卧在北海冰原的雪堆旁。《山海经》里虽未为他单立一篇传记,却在字里行间藏满他的痕迹:他是生养日月的天父,是孕育万物的始祖,是上古神系里隐于背后的至尊,只是随着岁月流转,他的名字渐渐被世人淡忘。

帝俊有两位妻子,皆是身怀大神通的女神,一位名唤羲和,一位名唤常羲。

羲和住在东南海之外的甘渊畔,她是太阳之母,为帝俊生下了十枚日轮。那日轮并非凡间所见的一轮红日,而是十枚通体赤金的圆轮,光芒能穿透厚厚的云层,落在地上能灼得青石发烫。每日天还未亮,羲和便牵着十枚日轮到甘渊沐浴——甘渊的水澄澈得像块镜子,水底铺着赤金般的细沙,日轮一入水,便溅起串串金珠,落地就化作山野间的朝露。沐浴过后,羲和会引一枚日轮爬上扶桑巨树,让它在树顶发光照亮人间,其余九枚则乖乖栖在方的禺谷,交予常羲照料。

常羲住在西海南岸,她是月亮之母,为帝俊生下了十二枚月轮。那月轮温润得像块白玉,颜色随时节变换,有时泛着青辉,有时凝着银白,月轮上的阴影,原是常羲为它们织就的云裳。每到黄昏,常羲便带着月轮到西海沐浴——西海的水泛着淡淡的银光,水面漂着素白的月蘅草,月轮在水里轻轻晃动,银光便顺着水波漫向岸边,化作夜里的薄雾。浴罢,常羲会引一枚月轮升到中天,让它为黑夜添些光亮,其余十一枚则藏在西海深处的月窟里;等月落东方时,再把中天的月轮接回,细细修补它磨损的云裳——凡间看到的月亮盈亏,其实是云裳时厚时薄的模样。

《大荒南经》里写“羲和者,帝俊之妻,生十日”,《大荒西经》里记“帝俊妻常羲,生月十有二”,正是帝俊让两位妻子育出日月、定下四时。

帝俊的子孙,多是能为人间带来生机的栋梁,所以世人都称他“万物之祖”。其中最有名的,一个是后稷,一个是羿。

后稷是帝俊和姜嫄的儿子,刚生下来就明辨五谷。那时候凡间百姓还靠摘野果、打野兽过日子,一碰到灾年,地里长不出东西,就有好多人饿死。后稷从天上降到中原,带着帝俊赐给他的百谷种子——有穗子像黄金的粟,有颗粒像白玉的稻,有秆子像青竹的麦。他在渭水河边开了片荒地,教百姓怎么翻土、怎么播种、怎么浇水、怎么收粮:春天教大家看土壤肥不肥,肥的种麦、瘦的种粟;夏天教大家搭架子防蝗虫;秋天教大家如何收获庄稼;冬天教大家储存粮食。百姓们有了粮食吃,就尊后稷为“农神”,可他们不知道,这一切的源头,是帝俊心疼人间疾苦,特意派儿子下来帮忙。《大荒西经》里说“帝俊生后稷,稷降以百谷”,讲的就是这段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