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危机四伏(第3页)

 苏若雪的手指轻轻覆上他攥紧的手背:"所以你才急着让新产品上市?"

 "对。"顾承砚望着车外顾记绸庄的招牌被夕阳镀成金红,那抹红像团火,"等咱们的软缎占了七成市场,等码头卸货的都是顾家的布包,他们就算烧了一个厂,也烧不尽所有希望。"

 第三日清晨,顾记绸庄门前排起了长队。

 阿强举着"顾记新缎·柔似春水"的木牌,额头汗津津的:"少东家您瞧!

 张太太带着三个姨太太来买,说要给小姐裁嫁衣!"陈掌柜捧着账本从里屋冲出来,水烟袋都忘了点:"苏州的王老板要订五百匹!

 杭州的林记也加了三百!"

 顾承砚站在柜台后,看苏若雪给顾客包缎子。

 她的手指在丝绸上抚过,像在抚弄一片云:"这软缎过了七道漂染,透气不闷汗,给小少爷做肚兜最合适。"顾客接过包时,瞥见缎子内侧的"顾"字暗纹,眼睛立刻亮了:"到底是老牌子,这手艺——比洋货强多了!"

 暮色漫进账房时,顾承砚还盯着桌上堆成山的订单。

 苏若雪端来茶盏,茉莉香混着油墨味:"该回家了,明儿还要去纺织公会——"

 电话铃突然炸响。

 两人同时一震。

 顾承砚的茶盏险些落地,他在裤腿上擦了擦手,才抓起听筒。

 "顾老板。"对方声音沙哑,像砂纸磨过铁皮,还带着刻意压低的颤音,"别问我是谁。

 山本一郎要动手了,三天后——"

 "动手什么?"顾承砚的指节捏得发白,"你怎么知道的?"

 "他要烧的不止是你家厂子。"对方语速加快,背景里传来模糊的脚步声,"纺织厂、米行、码头仓库...他要把上海滩的民族工业——"

 "咔"的一声,电流杂音撕裂了话音。

 顾承砚对着听筒喊了两声,只听见忙音的"嘟嘟"声。

 他猛地挂断电话,转身时撞翻了茶盏,滚烫的茶水浸透了半叠订单。

 苏若雪扶住他胳膊:"承砚?"

 "山本的目标不是顾家。"顾承砚抓起桌上的进货单,手指顺着"煤"的用量线划过,"他要毁的是整个上海滩的实业!"他突然想起三日前在码头看到的刘探长,想起周会长换名片时的笑容,"那些跟他喝酒的、递名片的...都是帮凶!"

 窗外传来夜风吹动铜铃铛的轻响。

 顾承砚突然顿住,目光投向窗外的后巷——那里本该有阿强安排的巡夜伙计,此刻却静得反常。

 "若雪,去叫阿强和张工程师。"他摸出抽屉里防身的剪刀,握在掌心,"把仓库的消防水龙检查一遍,再让李老板联系陈老大...还有,"他转身时,看见苏若雪发间的珍珠在阴影里发着微光,声音突然软下来,"你...别离开我视线。"

 苏若雪没说话,只是用力握了握他的手。

 她转身时,裙角带起一阵风,吹得桌上的订单哗哗作响。

 其中一张飘落在地,最上面写着"顾记绸庄·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十五"——而此刻墙上的挂钟,正指向九点十七分。

 后巷的梧桐叶沙沙作响,远处传来巡捕房的警笛声。

 顾承砚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,突然听见围墙外传来一声极轻的"咔嗒",像是打火机开合的声音。

 他握紧剪刀,目光死死盯着阴影里晃动的树影——那里,似乎有个烟头的红点,正明灭如鬼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