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尸沉吴淞,暗局未休(第3页)

 原来林德昌那时已经去过松本的染坊,在染缸边撕了块布,所以油布里的碎布绣着樱花。

 "他想把情报带出上海。"顾承砚的指节抵着窗台,"江宁号去南通,南通有军统的联络点。

 他买了船票,打算带着胶片上船,可没到码头就被截杀了。"

 苏若雪突然转身抓住他胳膊:"码头的抛尸时间是三天前凌晨,江宁号是傍晚五点开船——凶手知道他要走,提前在半路截住了。"她的眼睛里烧着团火,"是谁走漏了风声?"

 顾承砚没说话。

 他摸出怀表看了眼时间,七点整。"联系军统上海站。"他掏出钢笔在便签上写号码,"就说顾氏绸庄发现重要情报,事关经济封锁线。"又转向王师傅,"胶片我要带走,您这儿的底片......"

 "早毁了。"王师傅搓着染黄的手指,"顾少帮我把儿子从巡捕房捞出来那天,我就说过,福明照相馆的灯,永远为您留着。"

 电话接通时,军统接线员的声音带着惺忪。

 顾承砚报出胶片上的文件编号,对方突然倒抽口凉气:"您等十五分钟,陈站长亲自接。"

 十五分钟后,陈站长的声音像淬了冰:"顾先生,这胶片的密级是特等。

 林德昌是我们的线人,代号'春蚕'。"他顿了顿,"三天前我们收到消息,说'春蚕'要带着关键证据撤离,可之后就失联了。"

 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跳。

 原来林德昌不只是商联会的账房,还是军统的人。"我需要江宁号三天前的乘客名单。"他说,"凶手可能混在乘客里,或者买通了船员。"

 "我让码头那边调记录。"陈站长的语气缓和了些,"另外,顾先生,最近别单独行动——能拿到特等密件的,不是小角色。"

 挂了电话,苏若雪已经联系上招商局的经理。

 对方一听是顾氏绸庄的少奶奶亲自开口,连说"这就办",半小时后派人送来了江宁号的乘客名单和行李登记表。

 顾承砚翻名单的手突然顿住。

 第37号乘客姓名栏写着"周德贵",备注是"老周"——这是林德昌常挂在嘴边的人,说是从前在纺织厂一起学徒的兄弟。

 可登记地址却写着"法租界恒利洋行"。

 "恒利洋行?"苏若雪凑过来看,"上个月就关了,说是老板卷款跑了。"她突然想起什么,"林叔上个月说老周在跑单帮,怎么会登记洋行地址?"

 顾承砚把名单折起来塞进口袋。

 窗外的梧桐叶沙沙响,他望着远处法租界的方向,那里飘着零星的汽笛声。"去恒利洋行。"他说,"现在。"

 苏若雪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,发梢扫过他手背:"我和你一起。"

 晨光透过玻璃窗,在两人交叠的影子里切出一道金线。

 顾承砚摸着口袋里的名单,能感觉到"老周"两个字隔着布料硌着皮肤——这名字不该出现在这里,就像林德昌不该沉在吴淞口。

 而恒利洋行紧闭的大门后,说不定藏着比樱花刺绣更毒的东西。